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二轮复习计划(本站推荐) 第一篇:高三二轮复习计划(本站推荐)2014年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本轮复习中,注重基础,以课标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托,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联系社会热点、焦点、及交叉学科知识,加强日常生活中知识的积累,以开阔的视野多角度观察和研究事物,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利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扎实抓好专题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坚持高效训练,力争我校在14年高考中历史学科取得理想成绩。二、复习目标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目标是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应用能力。第二轮复习按考纲规定,进行通史加专题的复习方式,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同时把每一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通过适度补充阶段特征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变化,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进程。本轮复习,既要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两者相互穿插、整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起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三、具体措施1、深入研究考纲及近年高考题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做到复习有的放矢,增强实效性。通过“四新”(新观念引入,新材料使用,新情景设置,新问题提出)考“三基”成为目前高考试题的趋势。第一狠抓“三基”不放松(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牢固掌握主干历史知识;第二讲解新的史学观,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2、备课组分工合作,集体备课,加强学习与交流。集全组之智慧,各位老师对照各自的任务,认真备课,上课前三天拿出教案和试题,同时组内多听课,多交流。3、提高课堂效率,杜绝满堂灌。进行专题知识梳理,不能由老师包办,在老师布置下,课前或课堂完成。老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规律性问题,得出结论,从而使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同步进行。4、加强综合备课组活动,在热点专题探讨、文综考试组题、学情分析、文综考试方法等方面加强与政治、地理备课组的合作。5、强化针对训练,增强综合能力。一强化定时训练;二强化规范训练,规范就是分数,规范就是能力,着力强调试卷做到四化(段落化、序号化、规范化、整洁化)。答题要求面宽、点全、语短。6、上好两种课型,提高复习效能。第一是专题复习课。要借助专题教学案,包括考点解读,温故梳理,合作探究,达标检测,高考链接,使学生牢固掌握历史主干知识,对主干知识抓住点,连成线,铺成面,网络化,系统化,构建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二是专题评讲课。包括考情分析,重点讲解,归类总结,反思整理,学生多思多问,老师少讲,答为主,着力点放在解疑答疑,析因纠错,解题方法与技巧点拔上。7、临近高考,加强心理辅导,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四、时间安排3.31——4.11专题1、24.12——4.16专题34.17——4.23专题44.24——4.30专题5、64.31——5.6专题7、85.7——5.16专题95.17——5.22专题10、115.23----5.28专题12、13依据具体操作情况作适当调整。高三历史备课组第二篇:高三二轮复习计划2013年高三二轮复习意见高三二轮复习是进一步巩固知识、熟练方法、提高技能的阶段;是决定着一个考生(特别是重中之重的边际生)、一个班级、一所学校高考胜败的关键时期。为提高二轮复习成效,根据莱西市教研室二轮复习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以下复习意见:一、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在知识与能力上以新考试大纲为指导,在教学对象上以重中之重学生为目标,在复习方法上以优选、精讲、考改、理思为主线,在教学管理上以严格、规范、调整、适应为指导,在复习意义上以提高学生高考应试能力为最终目的。二、二轮复习的时间安排2013年3月15日——5月15日,具体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从3月15日到5月5日,主要是分学科进行专题(或大单元)复习,可以适当联系学科间综合知识,各学科每周穿插一套模拟题。(文综、理综、基本能力综合考)第二阶段从5月5日到5月15日,主要以全真模拟训练及讲评为主。对文综、理综来讲,取消单科练习,全部做综合试卷,使学生适应不同学科的思维切换,培养学生的理(文)综应试能力和训练良好的应试心理、应试技巧。三、二轮复习的基本任务1、形成正确、全面的知识网络,并强化记忆。2、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3、提高学生解题速度与准确规范答题能力。4、大幅度提高重中之重学生的应试能力。5、加大尖子生的培养力度,确保名牌有大幅突破。四、复习方法任何一个学科不管采用什么复习方法,以下四份材料教师务必反复阅读。一是考试大纲及大纲说明、大纲例话,二是陈庆军教授资料,三是近五年高考题及

论文****轩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