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讲评教案 第一篇: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讲评教案高三历史试卷讲评教案设计(第五单元)第1课时一、讲评目标:1、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查漏补缺。2、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学科语言、书写、序号化、段落化、提示语)。3、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与方法,总结答题的规律。4、培养学生最大限度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文字材料,特别是图片、表格),归纳、概括、比较、评价能力。5、培养良好心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刻苦精神。6、判断历史材料真伪的能力。二、错题与分数分析:1、错题统计与错因分析:(1)错题统计:(10人以上)题号2356101115161820人数15262430252210141510(2)错因分析:①审题粗心,对题干、选项、命题意图(考哪里)不能准确把握。第16、18、21(1)题②历史概念模糊不清。如第3、10题。③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欠缺。如第2、5、15、20、21(2)(3)、22(3)(4)题。④提取、理解历史材料(文字材料,特别是图片、表格)的有效信息能力欠佳。如第6、21、22、23、25题。⑤答题不规范导致失分。如第22(2)题。⑥归纳概括、分析评价问题的思维能力欠佳。如第6、12、21(1)、22(2)题。2、分数统计:(1)80-90共1人;70-80共2人。(2)Ⅰ卷40分以上共6人,其中45分以上3人,最高51分。Ⅱ16分以上共7人,最高分18分,35-40分共10人。3、试题分析: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注重基础,考查能力,中外、横向、纵向考查。三、教学过程(一)选择题1、学生自主纠错,寻找正确答案和错因,标注在试卷上。明确考查了哪个知识点。约5分钟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自主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找正确答案和错因,标注在试卷上。明确考查了哪个知识点。约8分钟3、师生共同探究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及典型错题约15分钟(1)第4题: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①考点:②错因:③解析:④同类变式:【同类训练】马丁•路德坚持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A、马丁•路德深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B、天主教兜售赎罪券C、教皇对马丁•路德的围剿D、资本主义的发展⑤方法归纳: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的考虑⑥知识回顾:19世纪上半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原因。(2).鸦片战争中,中国一些有识之士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政治制度.振兴中华B.经济制度.御侮强国C.军事技术.抵抗外侮D.印刷技术.传播西学第11题:①考点:②错因:③解析:④同类变式:文艺复兴的实质是()A、古希腊、罗马的复兴B、宗教神学的发展C、资产阶级的兴起D、人文精神的弘扬⑤方法归纳:性质类问题,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五四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性质。⑥知识回顾: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3)第16题:①考点:②错因:③解析:④同类变式:见《5.3》相关习题。⑤方法归纳:排除法的运用⑥知识回顾:(4)第20题:①考点:②错因:③解析:④同类变式:李鸿璋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体现上述思想的活动是()A、创立发昌机器厂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C、创办北洋海军D、创办开平煤矿⑤方法归纳: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判断、中心项⑥知识回顾:洋务运动的意义。4、总结技巧与方法、规律。写在学案上或试卷上。(组内交流,收缴,)约5分钟5、巩固与落实:练习,见《一轮复习》单元检测选择题,约10分钟第2课时(二)材料解析题1、卷面案例约6分钟(1)案例一杨洋同学复述答卷情况(2)案例二冒健同学复述答卷情况(3)案例三孙慧同学复述答卷情况小组讨论回答:从卷面规范看,案例一、二、三哪个更好,为什么?从回答内容看,案例一、二、三哪个更好,为什么?解题思路是什么?讨论回答:同样都是8分,这些案例存在哪些不足?2、自主合作分析试题,重新整理答案。约20分钟3、试题思路分析:约10分钟21题:(1)问,要分析明确材料中的文字含义;理解“怎样的明显变化?”这类问题怎么回答。(2)问,分析文字,联系课本。注意要求回答什么:影响。基础不牢,迁移能力不够。(3)问,明确回答什么:原因。什么原因:什么历史现象的原因。回答内容:所学知识。对课本宏观把握不够,审题不仔细。(4)问,“趋势”类问题的规律性回答不够(包括有题头和无题头两类)22题:(1)问,时序不清,回答要点不全面。怎样回答“大跨度、大综合”一类问题仍然不明确。(2)问,回答很好。(3)问,总体不错,个别同学找不准、找不全材料,对材料不能很好地概括。(4)问,“文字”拟定不能反映材料的内容或片面。3、强化练习:(1)、“欲求
小凌****甜蜜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高平市第一中学2023年高三综合题(三)物理试题.doc
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3月份两校联考物理试题.doc
迪庆市重点中学2023届高考物理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31).doc
赣州市红旗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莆田秀屿下屿中学2023年高三高考考前指导卷(2)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岩高中2023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新起点考试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一中2022-2023学年5月高三联考物理试题试卷.doc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新桥中学2023年下学期高三联考物理试题.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