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地理生物灾害 第一篇:高三地理生物灾害3eud教育网http://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第二章从主要灾种了解自然灾害第三节生物灾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几种有害昆虫及其对农作物的危害。2.了解鼠类的类型。过程与方法:1.列举我国蝗虫灾害的危害。2.列举鼠类对农田、草地、森林的危害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观念。【教学重点】虫灾和鼠灾的危害虫灾和鼠灾的防治启发式【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教材上的案例(2004课。让学生生物灾害有个感性认识。(板书)第三节生物灾害(板书)一、虫灾1.概念(课件演示)演示各种虫害、分布及其危害。(学生活动)研究教材,阅读课件上的知识点,总结规律,回答问题。(总结归纳)虫灾可以分为:农作物害虫和森林害虫。前者包括:粘虫、蝗虫、稻螟等等,主要随温度梯度分布,主要危害农作区的农作物,对于我们农业大国,危害十分巨大;后者包括:松毛虫、天牛等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三大林区,主要危害林区的林业发展,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板书)2.种类3.危害(提出问题)历史上,上述虫灾中的哪些灾害发生最频繁?(学生活动)研究教材,回忆历史知识,回答问题。3eud教育网http://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课件演示)演示我国蝗灾的有关资料。(总结归纳)是蝗灾。我国的蝗灾自古至今绵延不断,危害巨大。古代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可以看出我国的蝗灾危害之重,危害之广。(板书)4.我国蝗灾(学生活动)完成教材P38《活动》题。大约4-5分钟。(承转)我国洞庭湖地区最近几年屡次发生鼠灾,成群的老鼠遍布田野和河道,给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板书)二、鼠灾1.概念(提出问题)什么是鼠灾?鼠灾有哪些种类?(课件演示)演示各种老鼠的类型。(学生活动)研究教材,阅读课件,总结归纳。栖息的场所包括:。农田鼠灾、草地鼠灾和森林鼠灾。(板书)2.种类(提出问题)鼠害有什么危害?(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93.危害(学生活动)用3-4。再用4-5分钟时间完成当页的“活动”。(总结归纳)也反映了说明了自然环境的各要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课堂小结)略第三节生物灾害1.概念2.种类3.危害4.我国蝗灾二、鼠害1.概念2.种类3.危害【随堂练习】1.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的害虫主要有农作物害虫和森林害虫两大类B.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也日趋严重C.低温造成的蚜虫灾害是气象灾害,不属于虫灾D.在虫灾中,蝗灾对我国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2.有关森林虫灾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森林工业不会造成损失B.对森林生态造成严重破坏C.危害不大,不足防治D.依靠害虫的天敌即可消灭3.“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指()A.森林雷灾B.乱砍滥伐C.森林虫灾4.野栖鼠根据其喜欢的栖息的场所可分为()①田鼠②林鼠③家栖鼠④草原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毁林开荒D.①③④【布置作业】复习第二章所有知识点,并预习第三章第一节【教学反思】本节课相对前两节较简单,而且重要性较小。学生容易接受。如果班内有的同学来自农村,说法”,可以对教学效果又不小的提升。第二篇:高三地理教学计划高三地理教学计划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地理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高三地理教学计划1一、总体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本届高三共有学生12个文科班,各班起点不同,基础不同,教学难度较大。2、教师情况:本届高三共有地理教师只有5人。3、任务情况分析:本学期面临高考,时间很紧,任务很重,要对必修地理一、必修地理二、必修地理三、选修地理、区域地理和补充的新课程知识进行系统、全面地二、三轮复习。为了高质量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力争高考中地理考出较好成绩,要求本备课组全体成员同心协力,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集体备课,所以制定本计划请各位老师参照执行。二、指导思想:紧紧抓住课本,切实抓牢基础;注重讲练结合,突出能力培养;精细培优扶弱,实现整体推进。三、采取措施:(1)加强教学三研究,即研究高考、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把准高考方向和要求。(2)遵循备考规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中心组、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集群智,增群力;落实高考要求,做到“精细备考,精心设计”,“注重基础,深钻教材”,“讲练结合,提高能力”。(3)关注新课程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考试命题的特点。对新考试说明要高度关注,把握考纲的变化和要求。如《地理新课程标准》中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一只****签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