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docx / 文档详情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8千字
约7页
0
1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docx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一)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从这里)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从这里)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助词,了)(二)而1、连词,表转折。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⑶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⑷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⑸惑而不从师。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⑻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⑼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⑽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⑾而不知其所穷。⑿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⒀小学而大遗。2、连词,表修饰。⑴吾尝终日而思矣。⑵吾尝跂而望矣。⑶登高而招。⑷顺风而呼。⑸则群聚而笑之。⑹倚歌而和之。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⑻施施而行,漫漫而游。⑼攀援而登,箕踞而遨。3、连词,表递进。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⑵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连词,表并列。⑴蟹六跪而二螯。⑵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⑶侣鱼虾而友麋鹿。5、连词,表承接。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⑵人非生而知之者。⑶吾从而师之。⑷择师而教之。⑸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⑹披草而坐,倾壶而醉。⑺卧而梦。⑻觉而起,起而归。⑼自远而至。6、连词,表因果。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7、连词,表条件。穷山之高而止。8、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如是而已。(三)之1、代词。⑴青,取之于蓝。(代靛青)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⑶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⑷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代童子)⑸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⑹郯子之徒。(代词,这)⑺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⑼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⑽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⑾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⑿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宴游西山这件事)⒀圣人之所以为圣。(指代这件事)2、助词。⑴不如须臾之所学。(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⑵彼童子之师。(的)⑶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⑷古之学者必有师。(的)⑸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的)⑹月出于东山之上。(的)⑺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的)⑼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⑽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⑾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的标志)⑿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⒁苟非吾之所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⒂吾与子之所共适。(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⒃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⒅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⒆不知日之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⒇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四)于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2、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4、而耻学于师。(向)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6、其皆出于此乎?(从)7、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8、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9、月出于东山之上。(从)10、徘徊于斗牛之间。(在)11、于是饮酒乐甚。(在)1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13、渔樵于江渚之上。(在)14、寄蜉蝣于天地。(在)15、托遗响于悲风。(给)(五)乎1、介词,相当于“于“。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⑵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⑶相与枕藉乎舟中。(在)2、语气助词。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译为“吗“、“呢“)⑵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译为“吧“、“呢“)⑶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⑷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表感叹,与“呜“连用,译为“唉“)⑸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表反问,译为“吗“、“呢“)⑹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表反问,译为“吗“、“呢“)⑺而又何羡乎?(表疑问,译为“吗“、“呢“)3、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⑵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⑶郁乎苍苍。⑷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⑸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六)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七)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4、其可怪也欤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一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文档大小:1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