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方案 第一篇:高三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方案高三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方案北海五中莫泽远2011年7月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如何抓住机遇,建立自身的展示平台,走在时代发展的行列,为体育教育不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成为体育教师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一、发现苗子,确定特长生对象体育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并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之外,还应考虑向体育院校输送后备人才。要输送人才,就必须选好苗子。选拔苗子是高考体育训练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前提,选才是成功的一半。根据高考的要求,在高三体育课上进行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测试,仔细观察,深入了解。在高三学生中选出体育特长生。根据以上测验情况,他们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较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离高考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需要制定出系统的,合理的,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来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也为学校的发展加把力。二、教学训练方案高三特长生利用周一至周五6:10-7:20和下午第八节课后,以及暑寒假时间进行教学训练。教学训练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七月至八月为初期集训。主要进行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以速度、力量为主;以柔韧性、协调性练习为辅。提高特长生的生理运动机能,以适应续后的强化训练打下基础。第二阶段,九月至十一月,为技战术提高与巩固期。以动作技术和战术意识为主。提高和巩固特长生的高考四项技术的动作要领,为更好地实行第四阶段做好准备。第三阶段,十二月至次年一月,为冬训期。以耐力训练为主,发展特长生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心肺功能,为进行下一步训练打好基础。第四阶段,二月至三月,为考前训练期。这一阶段主要加强专项训练,强化各测验项目的训练,以适应考试的心理状态和运动强度的要求,提高运动水平,积极备考。月周期计划:第一周中上运动负荷,第二周大负荷,第三周中上负荷,第四周小负荷。(其实在第三周的负荷是最大的,因为第二周的负荷在第三周是得不到充分恢复的,学生在训练时会感觉到最累)。每周训练内容要有重点,一般两个素质周后接一个技术周。周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的安排应根据周期和每个月训练任务和负荷的不同要求来制订)周一:强度:大运动量:中课任务:发展速度,提高快速奔跑能力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25min2、跑的专门性练习:3、原地快速高抬腿跑:10秒×3组4、协调性练习周二:强度:中运动量:中课任务:发展力量练习,提高腿部力量素质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25min2、提踵、深蹲跳3、栏间垫步走12次,双脚跳栏10次4、实心球:10—15次周三:强度:小运动量:大课任务:发展速度耐力,提高非乳酸系统功能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25min2、跑的专门练习:3、50-60m加速跑(6—8)次4、单足跳:20m×3组周四:强度:大运动量:小课任务:发展速度练习,提高快速奔跑能力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25min2、高抬腿走:60m×23、后蹬跑:60m×24、跨步跳:60m×25、行进间加速跑:40m×460m×3周五:强度:中运动量:中课任务: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专项技术素质水平课内容:1、慢跑+柔韧性练习:25min2、跑的专门练习:3、仰卧起坐30次×4组4、收腹跳30次×4组5、两头起30次×3组周六:强度:小运动量:大课任务:发展一般耐力,提高心肺功能课内容:1、越野跑:5000M2、拉韧带周日休息每次训练结束都必须进行15—20分钟的肌肉放松和伸展性练习三、教学训练的基本原则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关键阶段。学生的身体机能状态以及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均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学生的神经兴奋性高、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疲劳、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点,决定了高中学生不宜从事运动量和运动负荷过大的专门性体育训练。所以,在教学训练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和个别对待的原则等。训练总原则:(1)基本训练与高考四项技术训练相结合原则:把技术训练分解成套,一天练几套,穿插进行。要求完成得快速、熟练、准确。每天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各种素质练习,使运动员既得到全面的素质发展和技术发展,又不至于使身体某部位产生过度疲劳(注:一定要注意预防运动损伤)。2(2)合理的运动负荷和循序渐进原则: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在逐步加长训练时间和加大动作练习数量的基础上,自然的、适当的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强度,即让运动负荷从一个经过加大到适应,再加大到再适应的过程.负荷的增加要缓和,不要突击增加强度,(要特别注意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即量是基础,强度是保证,质是关键!同时要注重训练的恢复,采用各种积极的与自然的放松恢复措施,控制好负荷的节奏.(教练员请注意:量的安排是一条波浪线,强度是一条直线)(3)区别对待原则:(4)训练

小长****6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