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笔记.docx / 文档详情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笔记.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5.2万字
约112页
0
7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笔记.docx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笔记.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笔记

第1课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距今一万年左右原始发展:距今七八千年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的产生活方式:经常迁徙生主要作物:最早培植水稻和粟2)农业工具:出现青铜农具(很少使用)以及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等商周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时期主要农作物:西周时培植出粟稻稷黍麦桑麻等(后世主要农作物都已存在)的农业生活方式:开始走向定居·耕作方法的演进过程: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石器助耕——商代出现青铜农具,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铁犁牛耕耕作方法。·耕作方式的变化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2)西汉时:耧车(播种)、耦犁与犁壁,在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2.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2)西汉时的代田法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3.耕作制度的发展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A.水利工程:1)战国的都江堰2)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B.灌溉工具:1)曹魏时的翻车2)唐朝时的筒车3)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4)明清时的风力水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2、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1)概念: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小农经济形成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②生产关系的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3)小农经济的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分散性。(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3)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4)规模小、水平低、抵抗天灾人祸能力差——脆弱性。4)对小农经济的评价:(1)进步性:勉强自给自足,生活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封建社会繁荣的基础。(2)局限性(弊端):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落后性(简单的工具、不变的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随着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造成生存环境恶化。5)破产: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后期(明清),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日益发展,逐渐阻碍经济的发展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小农经济开始解体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小农经济不复存在。四、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1.农业起源:起源早,领先世界;独立发展,自成体系。2、耕作方法——铁犁牛耕3.生产特点——精耕细作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5.经营方式——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6、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发展历程:1)夏商周时期:官府垄断,形成官营手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2)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3)西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4)至明代中叶以前: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2、特点:1)政府直接经营。2).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技艺高超,产品精美;只供官府使用,不在市场流通。3).素称发达,冶金等诸多行业保持世界领先地位。3、官营手工业成就(一)高超的冶金技术1)冶铜--------青铜器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了冶铜技术(2)商周时代: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3)典型: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2)冶铁与炼钢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两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魏晋南北朝:灌钢法(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1)瓷器的发展过程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系统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出现了五大名窑(官窑、汝窑、哥窑、定窑和钧窑)元明清:青花瓷(元)、五彩瓷(明)和粉彩珐琅彩(清)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1)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2)突出成就:①商朝:已有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②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③西汉:长安的东西织室工人多;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提花技术相
查看更多
Ja****20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笔记

文档大小:7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