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docx / 文档详情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4.6万字
约85页
0
7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共24课时)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2011-2-3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原因:,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3)主要流派: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二、“孔子和早期儒学”介绍孔子的生平,思想主张和教育思想。儒家的经典是“六经”;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有教无类”教育理论。(3)孟子的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4)荀子的思想荀子“仁义”和“王道”的思想。“君舟民水”的观点。“人之性恶”。三、“道家和法家”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法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基础。最后,利用课后《本课要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要掌握的核心问题所在。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2011-2-51、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2、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百家争鸣”,引入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一、从“无为”到“有为”:1、汉初的“无为而治”(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2)表现:与民休养生息(3)措施:①减轻田租;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1)原因:①汉朝经济实力的增强;②社会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适应中央集权需要。理论著作《春秋繁露》。三、汉武帝尊儒的措施:(1)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3)教育方面:兴办太学,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结果:成为正统思想,传统文化的主流。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2011-2-10重点:理学和心学的内容。难点: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的历史地位。教学过程:导入:以《三教图》引入“三教合一”的局面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的局面?引入新课。一、三教合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教盛行。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二、程朱理学1.代表:程颢、程颐和朱熹介绍程颢、程颐、朱熹生平,思想的核心是“理”。“理”是世界的本原。三、陆王心学陆九渊“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发明本心”以求理。王阳明“致良知”。结果: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2011-2-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2、过程与方法:掌握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社会原因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思想家们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4、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5、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教学过程:一、“离经叛道”的李贽:介绍李贽其人。“离经叛道”、《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进步思想: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二、三大进步思想家1、社会背景:(1)剧烈动荡的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2)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评价:进步的思想,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解放思想。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2011-2-3教学目标: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难点:哲学观点理解。教学过程:“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一、智者学派1、由敬畏“神”到关注“人”——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但忽视道德。二、苏格拉底特别关注道德,“美德即是知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美德来源与教育”(知德合一),喊出“知识就是力量”。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时代、外貌、思想。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介绍柏拉图《理想国》、亚里斯多德:所有学科都精通,极有智慧的人四、社会背景:古代希腊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发展、人的地位的提高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文档大小:7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