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四部曲”.docx / 文档详情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四部曲”.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1万字
约38页
0
3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四部曲”.docx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四部曲”.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四部曲”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四部曲”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四部曲”〔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构思、规划与安排的过程。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科学的教学设计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一、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高中历史教师若想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深入钻研《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切实理解和把握课程总体目标要求。然后,具体分析某单元某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并运用概括性术语列出不同单元或课时的综合性教学目标。最后,运用能够表明具体行为的术语列出一系列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避免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抛开模块整体目标来设计某一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这会导致课时教学目标出现方向偏差,乃至设计出无效目标或假目标。其二,把模块整体目标直接作为课时教学目标。这会导致课时教学目标“大”而“空”,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实施。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为例,其模块整体目标有两个:1.了解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2.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实践表明,历史教师直接将本模块整体目标作为教材第17课至第19课的课时教学目标是行不通的。若要把本模块整体目标变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课时教学目标,教师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分解,进而设计出如下课时教学目标: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归纳“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掌握二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内容。这种教学目标“小”而“精”,可操作性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二、教学方法的设计历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特点、功能和适用范围,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历史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及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2第5课《开辟新航路》时,教师可选用“问题探究法”,即创设问题情境,用“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新航路是如何开辟的?”和“开辟新航路有何影响?”三个问题统揽本课教学,引领学生进行探究。三、教学内容的设计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工具,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但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或不加指导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教材内容予以适度取舍、补充和简化,进而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问题,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其中,对于一些较为简单、易于理解的知识内容,应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知识内容,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并适时加以点拨。这样做,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变得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四、教学流程的设计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对教学流程进行设计,基本上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方式。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历史教师应在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原则的基础上,对教学流程进行精心设计。其一,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安排适宜的自主学习任务,并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其二,设置问题探究环节。教师在每课时可设计3个—4个探究性问题,以问题引领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其三,将课堂教学向课前和课后延伸,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复习、资料收集等。其四,设置课后反思环节。教师通过这种“学—教—练—评(反思)”的教学流程设计,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篇一: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教学设计课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一)【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2、教材建议本专题是“思想史”的第一专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逐句分析教科书正文前面的“导语”,向学生交代两点:第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第二、要从四个阶段认识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第三、儒家思想充分吸取众家之长,经孔子创立、孟子和荀子继承发展,西汉发挥。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思想。第四、对道家、墨家、法家思想简要分析并指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本目教材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第二,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学习目标】1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四部曲”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