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诗歌形象鉴赏公开课教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3.2万字
约62页
0
5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诗歌形象鉴赏公开课教案.docx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诗歌形象鉴赏公开课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诗歌形象鉴赏公开课教案

第一篇: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诗歌形象鉴赏公开课教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内容:高考备考专题复习:诗歌形象鉴赏教者:谢小平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教学楼五楼会议室授课班级:高三(6)班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2、了解诗歌形象的分类。3、学习诗歌形象鉴赏方法,培养理解与分析能力,知识运用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与概括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典型例题及训练题,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学会规范回答诗歌表述题。(三)情感态度价值感落实新课标精神,实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情趣。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学会规范回答诗歌表述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导学训练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二、明确目标三、实施步骤(一)知识回顾:1.温习,给学生三分钟,让其复习诗歌意象的相关概念。2.提问,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形象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诗歌的形象,包括三个方面:人物形象A诗歌中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风流儒雅、年少英雄的周瑜。B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如《雨霖铃》中“我”这一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旅夜抒怀》中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痛于一身的杜甫。事物形象就是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咏物诗”,即托“物”言志诗。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景物形象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1意象也即诗歌的艺术形象,是意(作家情思)与象(诗歌中人、景、物)的融合。是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或具有深刻寓意的形象。意象是诗歌语言与情感的中介,因此,通过筛选、分析诗中所用意象,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意象的特点有二:(1)意象内涵的固定性(某些有特定的含义)如:流水(愁多、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抽刀断水水更流;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2)内涵的丰富性①同一意象,不同内涵如:云(白云/黑云/青云/闲云/孤云)②同一内涵,不同意象。如:愁。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傲”、“寂寞”、“孤芳自赏”、“高洁”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为高洁、不畏严寒的象征,桃花隐喻美人,牡丹象征富贵吉祥,柳为伤离别等等。意象的寓意并非一成不变,同为一景一物,在不同的诗人心中,在不同的语境中又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别,做出正确的解读。熟悉这些经典意象对于我们理解鉴赏诗歌意义重大。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中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图景。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意象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再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思想蕴含在这种生活场景中。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二)思路分析3.讲析,结合例题,分析答题的思路、方法、步骤。鉴赏人物形象之法: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先“盖帽”,即说出诗歌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面对这个论点进行分析论证。【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例1: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2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诗歌形象鉴赏公开课教案

文档大小:5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