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0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精选试题[精选五篇] 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0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精选试题第20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案)1、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A.中共三大召开B.国民政府成立C.国民党一大召开D.五卅运动2、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主要的认识是A.必须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B.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C.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D.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3、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1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的重要意义在于A.奠定了“党指挥枪”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标志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开始D.创建了中共独立领导的武装5、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B.“左”倾错误在中央占统治地位C.蒋介石的兵力强D.红军要转移到陕北根据地6、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7、1945年8月到1946年6月的中国①处在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的过渡阶段②国内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③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④斗争的焦点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A.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B.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的召开C.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D.中共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9、《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没有签字的原因是A.蒋介石操纵谈判B.国民党用谈判做掩护赢得了时间C.国民党长江防线部署完毕D.李宗仁与蒋介石明争暗斗10、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结束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七大”的召开B.《双十协定》的签定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二、材料解析题11、19世纪出现了一股社会主义思潮。请回答:(1)这股社会主义思潮主要包括哪两种思想理论?其产生的根本条件是什么?(2)19世纪中期出现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标志是什么?在当时有何影响?在法国、俄国、中国有哪些实践成果?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党纲领如下:(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无产阶级的目的——消灭阶级;(三)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未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的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战,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对奋斗目标和革命动力的看法前后有什么变化?(2)材料二是否放弃了材料一中的主张?说明你的理由。(3)据材料和史实归纳导致这种变化的思想根源和原因。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改变,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材料二: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第一个特点和第四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第二个特点和第三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人,即是规定了战争的持久,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失败。——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全国革命高潮”必然形成的依据是什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试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其依据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有关知识评价此条道路是否正确?为什么?(3)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主张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你怎样看待这两条道路?14、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

美丽****k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