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发言心理调控.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9万字
约33页
0
3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发言心理调控.docx

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发言心理调控.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发言心理调控

第一篇: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发言心理调控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发言心理调控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一篇课文就是由若干个大小问题组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上课积极举手,勇于发言,思维活跃,反应敏捷。他们的胆子很大,不管答案对与否,都努力争取开口说话的机会。不过也有一部分学生,他们虽然能专心听老师讲课,但甚少举手发言。一旦老师提问,他们就张口结舌,惊慌失措,把本来会的东西都忘了。他们的这种胆怯心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长期下去,就会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变得沉默寡言,致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因此,老师必须针对这种情况,从心理、设问的内容、说话的语气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化。因材施教,帮助克服学生各种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下面就学生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和讨论。一、调整紧张的心理状态问题提出后,有些同学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也有一部分同学心里紧张,低着头,躲避老师的视线,担心老师点到自己。分析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种:一是学生性格内向,害怕当着全体同学的面发言,又恐说错了引起同学们的讥笑;二是可能因某种原因导致思维受阻,心中紧张,回答问题时往往结结巴巴或答非所问,答不到点子上;三是可能成绩比较差,对问题找不准思考方向或不能完全领会。针对不同的情况,老师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对第一类同学,就应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特别要用鼓励的语气对他提问,消除胆怯心理,增强勇气,在答完后总结时,要用非常激励性的语言加以肯定,增强其自信心,尽管答案不尽如人意,都应积极肯定。对于第二类情况的同学,我认为在提问时就要把问题分成几层,由浅入深的引导其回答,帮助他理顺思路,找出最后的答案。例如在学习《祝福》时,对学生提问:“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可以分几步设问,降低难度。如:祥林嫂生活在什么时代?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周围的人对她态度如何?这样逐层设问,祥林嫂的死因也就一目了然了。对于第三类成绩较差者,就提一些基础的,相对简单的问题,答对后一定在总结时加上表扬的话,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肯定他的学习能力,使他在课后会努力学习,使成绩有所提高。不管哪种情况,不管答案正确与否,老师都要表现出足够的耐性、宽容和尊重,并投以赞许的目光和会心的微笑,从而建构学生心理安全区域,消除心理紧张。安全的心理状态往往能使人的精神放松,这样,学生的发言才可能流畅、准确。二、及时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有些学生思维敏捷,智商较高,很容易发现问题。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能较快地得出答案,并能够把问题引深,开阔思路。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及时激发他们的求胜心理,在一般问题的基础上提一些灵活度较高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思考。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自由发表见解并及时与他人沟通,从而有利于思维的流畅性,阔宽眼界,活跃思维;从整个课堂来看,和睦、融洽1的交流可以带来活跃的课堂气氛,进而促使全班学生开展活跃的思维。同时,活跃的教学气氛可提高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此看来,及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让学生七嘴八舌、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所含之意义将远远超出活跃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范围。三、正确引导学生的求胜心理有些学生好胜心比较强,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但由于激进导致争强好胜,过度表现自己,往往思考不周就举手回答,致使答案欠妥当,甚至不着边际,离题甚远。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欠妥当,或思维卡住时,教师既不能附和其心理,但也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加以指责和挖苦,应恰当指出由于思考问题片面或粗心而引出的错误,敲响警钟,教给他正确的分析方法。对于那些有价值的答案,教师也要善于梳理,把学生个人的认识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认识。如:可以将学生的发言择其要点板书在黑板上,待大家都发言完,根据黑板上的板书重新整理自己的认识,完整地表达对问题的认识。这样,就吸收了其他同学的正确意见,又提升了自己的认识。但对此类学生不易过多地表扬,否则他们会有飘飘然的感觉,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向学生提问:“作者为什么向康桥告别?”有的学生就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作者要离开英国了。”当学生自以为是时,再加上一问:“作者告别的仅仅是康桥吗?”在这样的反问之下,学生就会立刻认识到思考不周密而导致的错误,而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还有一类学生,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显得迟钝,也可能是对教师某些教育方法不理解或受到同学的冷遇或家庭的原因,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放弃学习。这类学生整天无所事事,对任何问题都懒得思考,所以显得无能为力。我认为他们的症结主要是缺乏自尊和学习兴趣,而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总是与情感相联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加强启发诱导作用,又要注意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有给予充分的信任,鼓励他们勤于动脑、动口、动手,提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发言心理调控

文档大小:3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