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 第一篇: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教案课程名称:特殊教育学授课对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课程名称:《特殊教育学》课程主题:第4章特殊教育的对象第一节生理发展异常学生授课对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及肢体障碍的含义、分类及分级,了解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及肢体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掌握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及肢体障碍学生的特征。2.能力目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生理发展异常学生的含义、分类及分级,能够判别不同障碍类型学生的特征。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生理发展异常学生,了解不同障碍类型学生的特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生理发展异常的学生,不歧视有障碍的学生,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其提供帮助。二、【教学内容】1.听觉障碍的含义、分类和分级;听觉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听觉障碍学生的特征。2.视觉障碍的含义、分类和分级;视觉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视觉障碍学生的特征。3肢体障碍的含义、分类和分级;肢体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肢体障碍学生的特征。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和肢体障碍的含义、分类和分级。2.教学难点: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和肢体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学生特征。四、【教法和学法】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知识程度等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两种教学方法,同时采用直观性教学,启发性教学等多种教学原则相结合。五、【教学程序】1.新课导入教师活动:播放生理异常学生视频,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2.结合问题,讲授重难点教师活动:讲解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及肢体障碍的含义、分类、分级、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和学生的特征。学生活动:学生听取讲授并在讲授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讲授知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重难点。3.案例回放,探讨研究教师活动:回放生理异常学生视频,重新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已获得知识,分析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加强和巩固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师活动:对学生分组,每组分别总结本堂所学知识点,教师加以完善,并布置学生课后作业。学生活动: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课后完成作业。设计意图:巩固对新知识的记忆。六:【板书设计】第1节生理发展异常学生一、听觉障碍学生(一)听觉障碍的含义、分类与分级(二)听觉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三)听觉障碍学生的特点二、视觉障碍学生(一)视觉障碍的含义、分类与分级(二)视觉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三)视觉障碍学生的特点三、肢体障碍学生(一)肢体障碍的含义、分类与分级(二)肢体障碍出现的原因及出现率(三)肢体障碍学生的特点七、【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应更严密、科学,尤其要预留出学生复习讨论的时间;提高教学素养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语言表达水平,避免学生提问时无法为学生提供更深层次的解答。第二篇: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心理学1.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1.从他控到自控2.从不自觉经自觉到达自动化3.敏感性逐渐增强4.迁移性逐渐提高。2.教师威信是如何形成的:1.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2.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3.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4.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首因效应)5.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神。3.师爱的表现形式:1关怀和爱护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同情和理解学生4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4.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1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用。5.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6.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1材料的数量与性质。识记的效果随所识记材料的数量增加而递减。a识记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比识记无意义联系的材料效果要好b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强的材料比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差的材料效果好c识记直观形象的实物或图像材料比识记抽象概括的言语材料效果好d识记韵文比识记散文效果好。2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识记的主动性越高,识记的效果就越好。3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对材料意义的理解程度是影响识记效果最重要的条件。4组块化编码。组块是一种信息的组织与再编码,是人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5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视听结合的识记效果优于任何单一的识记方式。6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直接影响到识记的效果。7识记的信心。7.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

佳晨****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