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素质教育课程设置 第一篇:高校素质教育课程设置2012年4月11日学工会议发言稿素质教育,是指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人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培养人的生理、心理、文化、能力和道德为内容,以激发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手段,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文件《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将未来南开大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核心观点定义为“公能”。“公能”一词最早见于晋代袁宏所著《后汉纪·顺帝纪》:“峻(任峻)以公能,召拜选。文武吏各尽其用,发剔奸盗,不得旋踵,民间皆畏之。”结合目前我院现状,所谓“公能”,即“公正能干”。“公正”是指要培养“明事理,辨是非,懂大体,晓全局”的学生,而“能干”则是指要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实用型学生,这也将是我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文件中提到了新时期学生素质教育的三个转变:——在办学观念上,从“学科为本”转变为“学生为本”,即真正实现“一切以学生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是集教学、科研、队伍、基地等于一体的育人综合平台,学科建设要为“育人”服务。——在教育内容上,从侧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重在“提升素质”,即要超越知识教育,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知识是提升素质的必要内涵和重要载体,既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培养模式上,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学相长”,努力形成学生自觉学习的生动局面。既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也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教学互动。在这三个转变的思想指导下,本系同仁经讨论,对于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体系有一些想法,愿与诸位分享。大学生的基础素质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即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四者是相互促进。美国各高校相当重视“通识”教育,创立了一整套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1945年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领导的委员会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即能有效地思考、清晰地交流、明确地判断和正确地辨别普遍性价值的人。20世纪50——70年代,哈佛校长德理克·博克指定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主持改革通识教育,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教养的人。在以后的时间里哥伦比亚、哈佛、迪堡等许多大学都创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通识课程。他们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具体职业做准备,而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一个大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和工作,他们首先应该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学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应该将视角放在学生的“通识”教育上。并且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不应该仅仅限于通过学生工作,学生活动以及有限的几门思想政治教育课,而应该在课堂授课领域内增加比重,强化目前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且增加新的以培养学生基本道德情操和基础素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哈佛大学的罗索夫斯基于1978年提出了((哈佛核心课程报告》,把哈佛通识课程分为五大领域:文学与艺术、科学与数学、历史研究、社会与哲学分析和外国语文与文化。到1985年有所变动,课程分为六大领域:文学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和外国文化。哈佛大学创立的核心课程可以说是美国本科教育课程的典型代表,它不仅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种要求,而且也蕴涵着一种教育哲学,即:哈佛的学生既要进行某一特定学术性专业的训练,又必须接受广博的教育。它假定学生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一些指导,而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在知识、技能和思维习惯方面给予指导,使他们成为有教养的人。从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可以看出,他们在内容上不仅强调基础性、全面性,而且更加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和融通性;既强调课程的知识层面,更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课程设置与安排方面,人文素质教育在内容上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审美教育、传统与文化教育、科技与社会教育、政治、法律、经济基础知识教育,文史哲基础知识教育,心理与人格教育等(1)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处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位置。核心课程以介绍综合性、基础性的知识为主,是学校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应当掌握的人文知识。可以分为思想政治、哲学、历史系列课程(如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政治学原理、中国哲学简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古代史、中国革命史、世界宗教史等),经济、管理、法律系列课程(如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法律基础、法律的原理与应用等),语言、文学系列课程(如大学语文、公共语言艺术、商务英语、中西文化比较、中外文学名著赏析等),艺术审美系列课程(如艺术概论、影视艺术欣赏、

志信****pp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