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第一篇: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oc龙源期刊网http://.cn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孙玉萍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8期[摘要]文章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调查出发,认为高校青年教师在师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和习惯方面存在不足,师德教育应充分尊重青年教师的主体地位,通过制度保障、民主管理、营造氛围、心理辅导来提高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教育[作者简介]孙玉萍(1971-),女,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师资管理与培训。(天津300074)[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2007年教卫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新时期高校师德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7-0130-02在《说文解字》中,“德”被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有人认为“„外得于人‟说的是要正直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内得于己‟讲的是内心修养,也就是要无愧于心。”①另外有些人认为:“这八个字实际上是讲德的两个来源:一是从他人那里获得;二是从自己内心的体验上获得。德实际上是指客观的道德准则在人身上的表现,即人对客观道德准则掌握遵循的程度。”②“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职业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现状分析为全面掌握高校青年教师师德状况,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我们对天津市23所高校(其中本科校18所,高职校5所)的288位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走访了5所学校,与部分教师座谈。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各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制度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我市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1.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工作热情高。34%的教师表示教师工作是自己的第一选择,另有63%的教师表示喜欢教师工作。近30%的人每日用于工作上的时间超过10小时,即使是休息日,也有66%的人用于工作上的时间超过4小时。他们几乎全部表示自己喜欢和学生在一起,自信自己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有50%的教师认为选择教师职业是认为自己适合做教师,这是多种选项中最集中的。2.对学校制度的贯彻执行有待提高。有30%的青年教师对学校规章制度只能回答“知道一些”或“不知道”,自信自己非常熟悉学校规章制度的只有16%,他们中的18%存在迟到、提前下课、中途离开课堂等违反学校规定的事情,他们中的58%对教师的行为要求不是很清楚,他们几乎全部会被学生的求情打动,而改变学生的成绩。3.高校教师的校外兼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32%的青年教师有校外收入,其中有3%的人收入超过了校内。高校教师的校外兼职存在两面性,一方面教师的校外兼职能使教师更多地发挥自身聪明才智,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少数教师校外收入较高,甚至超过校内收入,很难保证把全部精力投入校内的教育教学中。调查中也发现个别教师热衷于校外兼职,利用高校教师较多自由支配时间的机会,把兼职当成了主业。4.各学校师德教育形式单一。各学校均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近年高校扩招使高校师资严重不足,各校招聘引进了一批新教师。他们有热情,学历高。各学校的师德教育多采取文件规定、会议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师德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收效甚微,教师最希望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是“榜样”(占48%),德育理论也表明,德育教育应多样化。5.教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高校扩招使各校师资严重不足,高校教师压力过重,教师要面对来自教学内容更新、学校严格管理、学生同行评教、晋升职称科研成果、考核等多方面的压力,不堪重负,由此而产生消极或反感情绪,造成教师职业道德滑坡。(二)当前高校教师不良职业道德行为的表现高校青年教师整体职业道德状况较好。在要求教师对当前教师职业道德评分时,分别给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级分数的人占8%、56%、15%、17%、4%。综合各校情况,新时期常见的教师不良职业道德行为主要有:(1)有的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不安心本职工作,热衷于第二职业;教学不认真,教学效果差;满足现状,业务上不进取。(2)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关心不够,只教书不育人;指责、埋怨、歧视学生。(3)有的教师不注重自身形象和影响(衣着、说话、举止等),甚至把工作、生活中的个人成见和怨气情绪带到教学过程中。(4)有的教师考虑个人名利多,不能正确对待授课课时和教师职务晋升,不能团结周围老师。(5)有的教师“以教谋私”,接受学生、家长财物等,考试等工作中存在

邻家****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