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校辅导员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考 第一篇:高校辅导员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考高校辅导员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考李金如摘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综合素质中居重要地位。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如何从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的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构建理想的教育,并实现人本理念与教育理想的完美结合,真正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这是在新形势下的高校辅导员德育教育亟待探索的新路径。关键字:辅导员德育教育思考“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德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地位与重要作用部分,更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因为我们的任务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从一个人的终生发展来看,关键的决定因素是其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俗话说: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更是危险品。这就形象说明“德育为先”的道理。我们学院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院学生处制定了学年工作计划与具体实施方案,以指导各系开展工作,每期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德育工作新思路,使我院德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作为辅导员,我也时刻在关注、在思考、在探讨,并愿自己能为学院、系部的德育教育工作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下面本人从班级德育工作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与看法,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一、辅导员需从“新”开始,用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是班级德育工作创新的前提与基础。说到班级德育工作,首先要谈到辅导员。一直以来,我们把辅导员称为德育工作者,可见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是因为辅导员直接与学生接触,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用,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对辅导员自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级德育工作的创新,首先要辅导员自身的更新。首先工作态度要更新。作为辅导员,应该“在其职,干其事”,服从安排与大局需要,增强角色意识。有了辅导员的角色意识,才能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才能有奉献与牺牲精神。这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其次观念要更新。过去那种“保姆”式的、“消防员”式的、单一的管理服务式的班主任已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育的需要。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方法按部就班的埋头苦干,以为只要抓好纪律、学习和考勤,规范学生行为,维持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秩序,解决学生学习、生活方面具体困难就能做好辅导员工作,这种观点已经不能成立。现代辅导员应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引导者,心灵发展的疏导者,生活选择的参谋者,学生成才的指导者,辅导员要把握时代特点,树立新型的育人观。再有,辅导员要“自培”,要善于学习新知识。试想:不了解“中国梦”重要内容的辅导员怎样在班级中学习实践“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不懂网络知识的辅导员怎样去教育“网络迷”?不懂心理学的辅导员怎样去调剂学生的人际交往、排解学生的焦虑情绪?不吸取德育教育的新方法,把德育工作还停留在谈话、训斥,停留在班级常规管理,班级面貌死气沉沉,那么学生的思维、个性、品德怎样得到真正的发展?„„这些种种试想,都源于辅导员知识的陈旧,工作方法与手段的落伍。所以,作为当代辅导员,要自培:培养自己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有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工作的基本功;培养自己懂得现代心理学,会解答青年学生思想上的疑难问题;还要培养自己懂得哲学、管理学、教育学,并能掌握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规律,有预见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只要这样才能担当起创新德育工作的责任。二、用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开展德育课与主题班会,切实提高班级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这是班级德育工作创新的重要途径。学院安排每个班每周辅导员都有一次德育课。这为辅导员的德育工作开辟了一条主渠道。过去晚自习多用于“上传下达”:即传达上级的安排、要求,了解总结上周情况,安排本周工作,找个别学生谈话等,由这种简单自由的操作模式转变到有计划、有准备、有教案的对学生实施系统的、全面的德育教育,这是一大转变。但是真正达到质的飞跃,还要在“课”内“课”外下工夫,还要把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引进课堂。先谈内容的创新。根据学生处有关要求,我院已对辅导员德育课的主题、内容、目的、要求等进行细化,尽管这样,给辅导员德育课提供的东西仍然非常有限,教材不适用,理论性太强,内容太不切实际的片面说教,太用定格的观念,就理论说理论,姿态很高,口号很响,但和时代挂钩、与竞争有益的内容涉及的很少,这不仅使学生看轻德育教育,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要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必须调动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充实、去创新内容,使内容体现“小”(具体)、近(贴近生活)、实(实用)、趣(生动、活泼)的特点,这样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德育教育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愿学、喜学,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达到教育的目的。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也要创新。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固然

雅云****彩妍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