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等教育心理学必看试题 第一篇:高等教育心理学必看试题名词解释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3、学生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4、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5、接受学习:是教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传授,学生接受。6、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7、学习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动力。8、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其本质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9、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疑难引起的,需要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对这一情境予以顺利排除的过程。具有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和认知操作性四个基本特点。10、自我意识:是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11、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内容和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全面协调发展。简答题图式说明人的心理活动系统。图式是由信息组成的单元,是大的知识结构,它能够运用于范围广泛的情境之中,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特点:由恒定部分与可变部分组成;有层次性;包含多种信息;包括动态结构和静态过程.简述心理学任务。答: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提升几个部分。简述你对教师角色的理解答:根据我国教师活动、职责和任务,可把教师的角色划分为以下几种: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家角色。榜样、模范公民角色。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简述学习的作用答: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只有通过学习,人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大致说来,有如下作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提高素质。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P108)答:激活、指向和强化功能。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答:大学生学习内容特点有: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1.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P206)答:主要有:情绪与动机、对问题情境的知觉、定势、功能固着和原型启发。简述创造力的影响因素(214)答: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认知因素(智商、领域知识、策略性知识),人格因素简述凯尔曼的关于品德形成理论(P247)答:凯尔曼认为:个体品德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因此,人的品德的形成也是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内化的结果,经历了从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他认为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第二阶段,社会规范的认同。第三阶段,社会规范的内化。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P230)答: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部分组成。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P266)答:一、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充分性、完整性和社会性。二、大学生自我体验的丰富性、波动性与敏感性。三、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四、大学生自我规划的稳定性、长远性和现实性。简述自我意识发展(P258)答:一、自我中心期。二、社会自我发展期。三、心理自我发展期。简述人际交往功能(P277)答:一、信息交流功能。二、促进发展功能。三、协调整合功能。四、自我认识功能。五、心理保健功能。简述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P280)答:影响因素有:仪表、空间距离、交往频率、相似性、互补性、能力和个性品质。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P298)答: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健全、人格统一完整、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论述题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论述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完善?(P271)答:一、建立大学生自我意识积极发展的导向系统。要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导向系统。实践证明,对教育效果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在于被教育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价值观等要求,使之“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意识,再“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在对大学生进行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

努力****南绿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