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等数学简介 第一篇:高等数学简介教材与参考书高等数学教研组的几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于97年组织编写了一套《高等数学》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此教材是根据我校工科各专业特点而编写,至2003年末已连续使用5届,学生们及后续专业课教师普遍反映很好,2004年我们采用了面向21世纪国家级重点教材—同济大学主编的《高等数学》(第五版)。此外,我校图书馆及应用数学系资料室又购进大批面向21世纪的国优、省优的相关教学参考书。(三)师资队伍及学术水平《高等数学》课程由应用数学系教师担任,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助教4人,年龄均在50岁以下,平均年龄为37岁,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优化,充满生机和活力。部分教师已有20多年的教龄,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带动和培养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18人中有4人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人即将毕业,3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佐证材料参看附表一、二、三和五)。中、青年教师承担了多项科研和教改课题,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开发能力,近4年来,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统编教材4部,完成和正在承担的科研和课程建设项目19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3项,市校级10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项(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六和附表七)。高职授课率为100%(参看附表四)(四)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学校近几年陆续建设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室,为一些课程进行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方便条件,近几年,高等数学课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先后购买引进、联合开发、自主开发了本课程的三套教学课件。近四年里,应用数学系资料室购置国内外数学图书500余册,每年订阅相关杂志30余种。(五)教学内容、方法与基本要求理工类《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做统一要求,其中包括:(1)极限与连续;(2)一元函数微分学;(3)一元函数积分学;(4)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基础;(5)多元函数微分学;(6)多元函数积分学;(7)级数;(8)微分方程。(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十六到附表二十三)。课程的基本要求:提炼经典数学内容、加强近代数学知识及前沿的内容。三百多年来,高等数学理论的发展推动和促进了许多工程技术学科的形成,在高等数学有限的学时内为了打开接触现代高科技领域的窗口,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性。教学方法的改革,本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如下“三结合”的特色:(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将当代最新的科研成果渗透到课堂中,才能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近几年来,我们发表科研及教学法研究论文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2)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改革相结合。几年来,自主开发、联合开发、购买引进高等数学CAI课件3套,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同时,鼓励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辅助教学,并准备开设网上答疑系统。在教学内容上,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到理论教学中,结合教学进度,将数学软件Maple、Matlab介绍展示给学生,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技能。(3)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通过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使得广大教师摆脱了传统教学体系的束缚,广泛借鉴了兄弟院校的教学改革经验,将数学建模竞赛中思想、方法渗透到日常的理论教学之中,并通过课件的反复修改提炼,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六)现代化教学先后购买引进、联合开发、自主开发了本课程的三套CAI课件,连续四年来(02——06年)广泛开展了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Maple与Matlab等当代数学软件的基本功能,渗透穿插于理论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应用技能的培养。(佐证材料参看附表二十五)。(七)建立和使用试题库96年引进西安交通大学的《高等数学》试题库,04年又购买了其升级版,使用近8年,01年引进高教出版社出版的《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近代数学学》试题库,近六年的《高等数学》考试完全由试题库组题。(佐证材料参看附表二十四)(八)考核方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经验,制定了严格、细致的命题实施细则和评卷实施细则,在日常教学与考核方式上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日历、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学生评教系统。(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十六到附表二十三以及附表三十二、附表三十三和附表三十四)。(九)课程建设近五年来,高等数学课程申报了多项省级及校级课程立项并获得批准,资助金额十余万。提供了参加学术会议、购买图书资料、教材的建设、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等经费。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今年准备申报校及省级精品课。(佐证材料参看附表十)。(十)青年教师培养近五年来,我们引进中青年教师6人,其中原来是高校教师的1人,科研单位的1人

文光****iu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