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2.3万字
约40页
0
3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docx

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第一篇: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摘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内涵建设,提升自身实力,打造品牌,凸显特色重要的一环。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依托工学结合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郑州交通职业学院作为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类高职院校,按照“育人上质量、管理上水平”的要求,近年来在教学中不断推进改革,打造了诸如“奇瑞班”、“宇通班”、“长通班”、“标致班”等一个个响亮的品牌,在“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仅对工学结合在其实践层面上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简单探讨。【关键词】高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践探讨工学结合在职业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最早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到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强调提出要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更是将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提到日益重要的地位。目前,高职院校开始转向内涵建设,强化市场导向,重视与企业的合作,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学生能力与就业市场的“零对接”。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习基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另一部分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是学校和企业将共同承担起对学生的培养任务。二、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和意义1、增加实践锻炼,强化专业知识学习。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与企业实现“零对接”,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学生只有领略了企业以及岗位的管理理念和文化氛围,才能在学生和企业员工的不断转换中,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2、优化社会资源,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学结合的开展不仅能使学校比较好地解决实训、实践条件不足的供需矛盾,还可使学校面向整个社会统筹教育资源。高职院校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的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企业进行锻炼后,其实践能力会快速增强,从而成长为理论实践双高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教师和学生深入到企业一线,还可以真正体会到行业发展和相关行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学校可以及时地调整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3、拓宽就业选择、增强实践认识。“工学结合”使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生与企业一线工人长期接触,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学生在车间现场接受技术指导、职业训练,了解到行业发展相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层面,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够深化学生对职业角色、职业选择、职业实践的认识,帮助他们开展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还能拓宽学生就业的选择途径,为有针对性地教学、实践、就业选择提供渠道。三、当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未能深入开展的原因由于受诸多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高职院校没有真正做到按市场的要求和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组织教学,尚未建立起动态、灵活、有针对性的课程结构,多方原因致使“工学结合”未能长足深入地开展,具体归纳如下:1、理念认识不清,缺乏顶岗实习期间的有效管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的认识浅薄,仍然习惯于教学实习的传统办法,一种形式是将学生大批次地安排在某一个企业,或者“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实践能力不同,对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同,故工学结合推进的难度很大。此外,在教学质量监控上,由于顶岗实习的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