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1.2万字
约21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docx

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

第一篇: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物理学院顾秋月101120038摘要:鲁迅《故事新编》中的《采薇》一篇叙述了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的故事,通过这一古老的故事引申出新的内涵,阐明了所谓“王道”本质,从而呼吁人们不要妥协于日本侵略者,而要奋起反抗。关键词:鲁迅故事新编采薇王道正文: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在中学时代我们就已经学习过他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纪念刘和珍君》、《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他是为我们所熟识的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早年,他立志学医,希望能够济世救人,后逐渐意识到,治病救人治的只是人们的身体,只能解除人们一时的苦痛,而要帮助人们彻底脱离痛苦的泥淖,则是要医治人们的心理,即改变国民性。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为枪,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他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晚年所完成的小说集,它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写法,正如鲁迅在《序言》中所写:“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而且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的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故事新编》共有《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8篇。《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创世纪”,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是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成了有些可爱但仍不失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下面,就专门针对《故事新编》中的《采薇》一篇作具体分析。《采薇》是《故事新编》中的第四篇,写于1935年12月,是鲁迅后期历史小说中的杰作。《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采薇》即讲的是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义不侍周的故事。《采薇》一篇不同于《故事新编》中其余的篇章,作者用了洋洋洒洒一万多字,几乎原封不动地叙述了这一古老的故事,就连其中的小丙君、阿金姐都有据可考,甚至在行文过程中像《补天》、《奔月》等历史小说不时出现的象征性、隐喻性的暗示也很难找到,这发生在向来惜字如金的鲁迅身上,确实是令人费解。而之于《采薇》本身,鲁迅究竟在其中寄予了怎样的思想与感情,人们也都是各执一词,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据了解,以往论者对《采薇》深层意蕴的理解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认为它是对国民党、反动派及其走狗的揭露。这种观点更多地着眼于作品中负面人物周王发、小丙君、阿金姐等对伯夷、叔齐的攻讦和羞辱。第二,认为它是对封建王道虚伪性的揭露。这种观点认为伯夷、叔齐正是践行王道的仁和孝,被这种虚伪的王道害死。第三,认为它是批判隐士对现实斗争的逃避。这种观点着眼于伯夷兄弟放弃对国家和人民的重任而隐蔽山林的消极态度。第四,认为它是对传统文化中封建道德观念自身对立性的揭示。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的故事本身赞扬的是他们的仁义节气,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鲁迅作为中国新旧社会强烈碰撞时期的作家,具有与古人完全不同的眼光,自然不可能只着眼于此。鲁迅在《采薇》中写道:“‘不料竟全改了文王的规矩……你瞧罢,不但不孝,也不仁……这样看来,这里的饭是吃不得了。’”这是叔齐对伯夷所说的话,阐明了他们离开养老院,前往首阳山的原因。他们认为周武王坏了文王的规矩,父亲尸骨未寒却行征战,是为不孝;身为臣子却讨伐君主,是为不仁,此不仁不孝,不能为王道。可以说,是对王道的虔诚,使得他们“义不食周粟”。那么,何为王道?“王道”一词,最早出自孟子的学说。儒家认为:圣人成了君王,其统治即是王道,故也可说成“圣人之道”。“王道”是说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常与“霸道”相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