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骨——读《世说新语》有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8
约7.8千字
约14页
0
2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魏晋风骨——读《世说新语》有感.docx

魏晋风骨——读《世说新语》有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魏晋风骨——读《世说新语》有感

第一篇:魏晋风骨——读《世说新语》有感魏晋风骨《世说新语》是我国的文化宝典,但又不仅仅是一部文化宝典。书中广泛反映了汉末魏晋之际的社会风气,诸如清谈玄学,人物品藻以及饮酒服药等等。在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的是“风骨”——魏晋时代的风骨。名士不拘一格,洒脱自傲,或寄情山水,或纵情饮酒,乐琴书,善清谈,至真至诚,至纯至孝,那是一个风流无需多言的时代。私以为,风骨源于心,流于行。因为是顺心而为,所以肆意,所以自在,所以至真至纯,所以感人无言——所以,成就了魏晋的风骨。我看到荀巨伯探望患病的朋友,宁死不离,终让胡兵自惭撤走。他坚定的话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他重义轻生、笃于友情的崇高品质,极真挚、极感人,唤醒了粗野无礼的胡兵内心深处的良知,使他发出了“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的感叹。荀巨伯顺心而为,一举一动都彰显了其独特的风骨,感人至深,便如盛开的鲜花,无需见面,花香便已足够沁人心脾。风骨,源自于内心的善。前有孙叔敖埋两头蛇,后有庾公拒卖的卢。面对危险,想要逃避,面对灾祸,想要转移,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却不被庾公所接受。他只道:“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于是,风骨便在这淡淡的一句话中绽放了。这种崇高的精神,这种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都是因为内心的善。当一个人把善放在心头,就会从容安宁,习惯于将他人放在心上,知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真谛,时时刻刻表现出这样一种大爱、大仁的风骨。风骨,源自于内心的坚持。我感念着管宁的“子非吾友也”,殷仲堪的“拾以啖之”,范宣的“既终不受”„„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坚持,拒绝与自己的坚持不相符的一切事物,恪守自己的道。他们不因清贫而趋俗,不因荣华而骄奢,安贫乐道,秉持操守,登枝而不损其本。这恰如温良的玉,不论是深埋地下,还是供于桌前,玉始终仍是玉,散发着莹润的光泽,却含着不为瓦全的决绝。风骨,更体现在发自内心的洒脱。支公纵鹤归林,嵇康奏《广陵散》,王羲之东床坦腹„„他们的洒脱,是对自由的追求,是对生死的淡看,是对名利的不以为意„„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外物便自然而然的淡了,并非妄想“南山捷径”,而是看开了,看淡了。于是,在那翻飞的袖影间,在那颤动的琴弦间,在那随意的眉梢间,我看见风骨笑嘻嘻地探出头来,一如一个顽皮的孩子。魏晋的风骨,源自于内心,体现在举手投足间。或许他们有些空谈,不切实际,但他们有自己的道,任凭外界风吹雨打,内心仍是岿然不动。于是,成就了那连生死也不可动摇的风骨!我站在现在,遥想着魏晋的风骨。第二篇:读《世说新语》有感读《世说新语》杂感黄显鸿《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志人小说的名著。该书共三十六篇,主要记述自东汉末年至南朝宋时二百多年间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由长短不一的一千多则小故事组成。所记述之事,或高尚品行,或忿狷轻躁;或超逸气度,或调笑诋毁;或豁达胸怀,或狡诈假谲,都可窥见当时文人名士的精神风貌、行为举止,以及思想情趣,其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故事生动感人、余味无穷。鲁迅先生称之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列于卷首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是“孔门四科”。从汉代开始,这四科就一直作为考察和品评士人的重要准则,所以,就有了“仲尼之门,考以四科”的说法。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周礼》曰:“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忠孝节义、仁信智礼等传统美德,从古到今,都是仁人志士追求的行为准则。当代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体制转轨,经济调整,社会转型,人们思想多元性、差异性明显,价值观点纷杂多元,人际交往形态各异。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魏晋时期虽处乱世,但人们对德行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故事所述人物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范值得我等学习借鉴。重诺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守则。华歆与王朗同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华歆予以拒绝。王朗则认为船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华歆却不以急相弃,携拯如初。魏晋时期,战乱不止,华歆“难之在前”,“后则救助”,可见其重诺守信;王朗“后贼追至”,欲舍所携之人,可见其轻率鲁莽,轻诺寡信。面对承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急公好义,全力相助,一诺千金,当为楷模。轻率鲁莽,轻诺寡信,甚至视利益前诺后撤,不讲诚信,当为世人所唾。慎重承诺,一旦承诺,则不离不弃,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实现承诺,也不失君子所为。当今之世,市场经济,交易频繁,轻诺寡信之事常见,朝令夕改、与民争利,出尔反尔、利令智晕,都是诚信缺失的表现。名利态度,是人们价值观的试金石。管宁与华歆在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管宁如《陋室铭》刘禹锡一般淡泊名利,而华歆如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魏晋风骨——读《世说新语》有感

文档大小:2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