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管仲的名言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名言吧,名言是易于留传的结论、建议或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管仲的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管仲的名言11、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管子2、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3、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4、善人者,人亦善之。5、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7、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8、今日不为,明日亡货。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9、异于常情之举,必定暗藏非常之企图。10、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11、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管子12、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13、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14、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15、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管子16、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管子17、勿烦勿乱,和乃自成,能正能静,然后能定,执一不失,能君万物,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18、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19、圣人若天然,无私覆,若地然,无私载也20、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管子21、志毋虚邪,行必正直。22、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兵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民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建鼓于朝,而备诉讼也;汤有总街之廷,以观民非也;武王有灵台之囿,而贤者进也:此古圣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也。百官有司,其务以职尽规谏,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缙绅考六艺,吾将兼览焉。——管子23、仓廪实而知礼节,伤感签名,衣食足而知荣辱。24、福不择家,祸不索人。——管仲《管子·禁藏》25、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26、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子27、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仲28、圣人畏微,而愚者畏明。——管子29、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30、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31、务在四时,守在仓廪”。――管仲《牧民》32、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兵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民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建鼓于朝,而备诉讼也;汤有总街之廷,以观民非也;武王有灵台之囿,而贤者进也:此古圣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也。百官有司,其务以职尽规谏,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缙绅考六艺,吾将兼览焉。――管子33、圣人若天然,无私覆,若地然,无私载也。――管子34、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35、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仲36、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37、圣人若天然,无私覆,若地然,无私载也——管子38、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39、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慎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管子《管子?形势篇》40、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管子41、凡将举事,令必先出。42、务在四时,守在仓廪”43、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44、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45、圣人畏微,而愚者畏明。――管子46、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管子47、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48、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49、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管子50、不言之言,闻于雷鼓。51、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52、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子53、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54、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55、如果你决心称霸诸侯,国家就可以安定富强,你如果要安于现状,国家就不能安定富强。56、道德当身,不以物惑。57、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管仲58、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管子59、圣人畏微,而愚者畏明。60、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民乃知时日之蚤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61、一年之计,莫于树谷;十年之计,莫于树木;百年之计,莫于树人。62、量力而知攻。——管仲《管子·霸言》63、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64、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管子65、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管子66、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管子67、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慎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68、道德当身,不以物惑。――管仲69、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

Ch****7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