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31课时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docx 立即下载
2025-10-09
约2.2万字
约33页
0
1.9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31课时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docx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31课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1课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课标要求1.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2.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考情分析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2024·山东卷,9;2024·广东卷,16;2023·广东卷,19;2023·重庆卷,3;2023·浙江1月选考,21;2023·全国乙卷,30;2023·辽宁卷,3;2023·山东卷,16;2023·浙江6月选考,20;2023·海南卷,9;2022·北京卷,8;2022·山东卷,9;2022·海南卷,17;2022·河北卷,21;2022·广东卷,152.兴奋传递中膜电位变化及实验探究2024·河北卷,20;2024·安徽卷,18;2024·浙江1月选考,18;2024·湖南卷,12;2024·甘肃卷,9;2024·浙江6月选考,16;2023·湖北卷,21;2023·辽宁卷,15;2023·浙江6月选考,20;2023·江苏卷,21命题点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理
[认知觉醒]情境1某哺乳动物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内、外K+浓度分别为140mmol·L-1和5mmol·L-1。
情境2科学家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和K+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含有不同Na+浓度的细胞外液对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上面的两则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情境1,细胞具有积累K+的能力,其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2)该哺乳动物静息电位的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离子基础是________。
(3)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
(4)由情境2图中三条曲线可知,影响动作电位峰值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三种细胞外液中Na+浓度高低的关系是________。
提示(1)主动运输(2)内负外正K+外流
(3)膜外向膜内协助扩散(4)细胞外液中Na+浓度(5)a>b>c

(1)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2)细胞外液中Na+、K+浓度大小与膜电位变化的关系

2.兴奋传递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情况分析
[认知觉醒]情境: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镇痛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同时芬太尼作用于脑部某神经元受体,促进多巴胺释放,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但长期使用芬太尼会使快感阈值升高(维持相应的神经兴奋水平需要更多的药物),其镇痛机制如图所示,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递质通常以何种方式从突触前膜中释放?突触小泡迁移至突触前膜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的过程是否需要能量?主要由谁提供?
(2)该图中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对下一神经元的效应是怎样的?
(3)使用芬太尼对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有何影响?
(4)芬太尼镇痛效果佳,作为治疗药物不能长期反复使用,原因是什么?
提示(1)胞吐。需要。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
(2)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可引起Na+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3)Ca2+内流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而芬太尼可促进K+外流,引起膜电位变化,抑制Ca2+内流,故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
(4)长期使用芬太尼会使快感阈值升高(维持相应的神经兴奋水平需要更多的药物),导致依赖成瘾,故不能长期反复使用。
思维升华(1)神经递质与受体

提醒若神经递质是NO,则通过自由扩散释放。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制
①电位变化示意图

②产生机制

③结果强化“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变得更大,突触后膜更难以兴奋。
(3)兴奋传递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情况分析



(1)高钾血症患者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增大。(2024·山东卷,9A)(×)
提示患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大于正常个体,静息电位差减小。
(2)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始终促进Na+的内流。(2023·山东卷,16C)(×)
提示当膜内变为正电位时则抑制Na+的继续内流。
(3)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2021·辽宁卷,16D)(×)
提示神经递质不进入突触后膜。
(4)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2021·河北卷,11C)(×)
提示内环境K+浓度升高,会导致K+外流减少,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减小。
(5)兴奋从神经元的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2021·全国乙卷改编,4A)(×)
提示兴奋从神经元的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内流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教师用-第31课时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文档大小:1.9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