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体察前人之感获取必备知识·厚积累高考名篇名句默写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名篇名句的理解和识记能力。2026年高考的考查范围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定的内容为准,背诵篇目为72篇,包括文言文32篇和诗词曲40篇。复习时,要能准确地理解并熟练地背诵、默写这72篇古诗文。[见知识手册]考情分析常考题型常考题型体验真题体验真题体验真题一、了解题型 1.从内容方面给予提示 (1)呈现原句大意(相当于翻译或转述) [2020·课标全国Ⅲ卷]白居易《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2)给出上下文文意 [2023·全国新课标Ⅱ卷]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020·课标全国Ⅰ卷]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2.从结构方面给予提示 [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3.从写作技巧方面给予提示 [2020·课标全国Ⅲ卷]《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多于机上之工女”,嘈杂的音乐声“多于市人之言语”。4.从情境方面给予提示 [2023·全国甲卷]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以花喻雪,比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23·全国乙卷]小刚因病不能参加比赛,汪教练给他发了一条信息,写道:“人生中的机遇绝非只有一次,古诗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对你永远充满信心!” [2024·全国甲卷]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嘛!”这是自2021年开始全国卷出现的新题型,题干给考生提供一个泛泛的情境,不对作家和作品做具体要求,需要考生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答题,答案并不唯一,只要符合情境要求就可以。从官方提供的答案来看,此题的解答也不囿于《课程标准》中指定的背诵篇目。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高考的三套全国卷,古诗文默写的三道小题都呈现出情境性特点,强调题干中的情境,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情境的基础上,再填入恰当的古诗文名句。既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也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这是一种新的命题趋势,2026年高考大概率会以此种题型为主。二、掌握方法 (一)意义还原法 有些题目的情境提示就是对名句的意义概括或翻译,把语句的意义或翻译还原到古文或诗句中即可。 如:[2024·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还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举类迩而见义远。 又如:[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瓮牗绳枢之子,氓隶之人”,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还原:交代陈涉的身份→(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被迁戍边的兵卒”→迁徙之徒也(所填句子的后面一句)。(二)意象检索法 有些题目的情境列出了所填名句中的重点意象(人、事、物等),根据这些意象可确定所填名句。 如:[2024·全国新课标Ⅰ卷]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检索:情境中的“树木”表明了要填写的名句中也包含与之相关的意象,再结合“房屋周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多种”的内容,可确定所填名句为“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2023·全国乙卷]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界非凡,与苏轼《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检索:情境中的“舟”“水”表明了要填写的名句中也包含这些意象,再结合“苏轼《赤壁赋》中”“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的内容,可迅速确定所填名句为“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三)位置检索法 有些题目的情境给出了所填名句在原文中的位置,我们根据提示检索原文,就可快速找到切入点,以此确定所填名句。 如:[2018·课标全国卷Ⅰ]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好古文”,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检索:情境中的“文末”提示了所填名句的位置,再结合
Ta的资源
装修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验收标准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考点41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2025版考点一遍过高考政治
考点39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2025版考点一遍过高考语文
考点38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025版考点一遍过高考语文
考点34 名句名篇默写-2025版考点一遍过高考语文
考点33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2025版考点一遍过高考语文
考点29 原因状语从句-2025版考点一遍过高考英语
考点28 让步状语从句-2025版考点一遍过高考英语
考点27 时间状语从句-2025版考点一遍过高考英语
18****2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