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全国-2015_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doc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2.9千字
约5页
0
26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试题-全国-2015_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doc

试题-全国-2015_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1.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较软D.它们里面的碳原子排列不同1.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A.隔绝空气B.降低温度C.使水分解D.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2.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容易使人中毒的是()N·QMP···O温度/℃O2的含量t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碳氢化合物3.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右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A.Q点B.N点C.P点D.M点4.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5.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6.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周围氧气的浓度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7.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高层住宅发生特大火灾,58人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①退到卫生间暂避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跳楼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C.自燃不一定有缓慢氧化引起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9.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白磷自燃B.硫磺燃烧C.火药爆炸D.铁丝燃烧10.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起来的实验事实是()XkB1.com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11.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A.酒精B.白糖C.橡胶水D.白磷12.灭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并简要说明与燃烧的哪个条件相对应.(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2)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3)釜底抽薪。(4)扑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6)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13.毕业联欢会上,小明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右图所示),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14.你能说出下列成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吗?(1)钻木取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煽风点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火不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杯水车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釜底抽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写出下图煤炉里燃烧过程中发生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16.(经典回放)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右图,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试问:(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参考答案】12345678910BAA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试题-全国-2015_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文档大小:26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