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防雷、记录为一体的防雷系统.pdf 立即下载
2023-11-15
约1万字
约18页
0
1.7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种集防雷、记录为一体的防雷系统.pdf

201711034945.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CN109728504A(43)申请公布日2019.05.07(21)申请号201711034945.5G01R19/17(2006.01)(22)申请日2017.10.30G01R19/25(2006.01)(71)申请人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地址118000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兴五路8号申请人天津市奥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72)发明人都兴凯张学维于鑫李德东李君明马昭祥刘阳(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代理人赵熠(51)Int.Cl.H01T19/04(2006.01)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8页附图8页(54)发明名称一种集防雷、记录为一体的防雷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集防雷、记录为一体的防雷系统,包括防雷单元、残留电压检测单元和雷电计数单元,每个防雷地区的最高位置处设置一个防雷单元,该防雷单元连接一个残留电圧检测单元,该防雷地区设置至少一个雷电计数单元。本发明中,防雷单元安装在保护范围内最高的建筑物的顶端,比如高楼、电视塔、电力塔架、无线电信发射塔、旅游景区设置的塔架、烟囱等处,利用其上端等高的接闪杆进行能量的聚集,然后在绝缘介质周围进行电荷的中和,使雷云能量消耗在设备周边有效半径处,而无法形成下行的泄放通道,阻雷后的残留电压小于或接近120伏,极大的小于正常情况时雷击泄放的电压,保证了建筑物内外及周边电气设备和通信设施的工作安全。CN109728504ACN109728504A权利要求书1/1页1.一种集防雷、记录为一体的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雷单元、残留电压检测单元和雷电计数单元,每个防雷地区的最高位置处设置一个防雷单元,该防雷单元连接一个残留电圧检测单元,该防雷地区设置至少一个雷电计数单元,所述防雷单元用于中和雷云电荷与地面电荷,所述残留电圧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防雷单元中和后残留电圧,所述雷电计数单元用于统计防雷地区发生的雷电次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防雷、记录为一体的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电计数单元安装在该防雷地区的防雷单元的下方或该防雷地区的无阻挡的开阔地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防雷、记录为一体的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防雷地区内设置一个雷电感应单元,该雷电感应单元用于检测较大面积的区域内是否发生雷电现象。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集防雷、记录为一体的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单元包括上电极、下电极和绝缘介质,绝缘介质下端嵌入下电极上端内,绝缘介质上端嵌入上电极下端内且绝缘介质上端面与上电极内的顶面之间保留空腔,所述上电极下端面与上电极上端面保留间隙,所述上电极上端面设置多个接闪杆;所述绝缘介质由上至下设置一个通孔,该通孔的內缘设置一个环形极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防雷、记录为一体的防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上端面中部设置一个竖直向上的接闪杆,该接闪杆周围的上电极上端面设置多圈接闪杆,每圈接闪杆均为偶数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等效离子阻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闪杆上端部设置多个导电针。2CN109728504A说明书1/8页一种集防雷、记录为一体的防雷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防雷技术创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集防雷、记录为一体的防雷系统。背景技术[0002]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对于建筑物及其内的电子设备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当雷电的电流流过被击物时,会导致被击物温度的升高,导致被击物的损坏,产生的电弧的强烈高温对被击物也能产生极大的破坏,在被击物表面产生局部金属熔化和灼蚀斑点,感应过电压会损坏被击物的控制系统或电子器件而感应过电压与雷电流的陡度密切相关,雷电流陡度越大,感应电压就越高。目前,主要的防雷设备为避雷针,其是一种被大范围使用的防雷装置。[0003]近几年,国内国际研究开发新的防雷技术层出不穷,但都没有大范围推广,究其原因就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新的避雷针或者防雷技术,能够用科学数据准确的验证比目前IEC/TC81制定的标准更安全可靠。[0004]自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科学家们在防雷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主要目的是想利用外部防雷手段解决大气过电压、雷电流在局部空间所产生的电磁效应。比如以下中国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1.专利号:CN201520423922.3,专利名称无源复合强电离放电等离子拒雷装置;2.专利号:CN200410022185.2,专利名称综合有源及无源等离子避雷方法及装置;3.专利号:CN200810056106.8,专利名称电荷引雷的方法和装置;4.专利号:CN03103706.2,专利名称开关型电荷放大器等离子避雷系统。以上几种技术一个共同点,就是试图脱离现行的引雷不接地或者不依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一种集防雷、记录为一体的防雷系统

文档大小:1.7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