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641、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的实验之一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3)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填序号)(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2、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一)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填“酸”或“碱”)性。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二)资料查阅: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三)设计与实验:Ⅰ.固体的获取:(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Ⅱ.用下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3)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正确;(4)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正确;(5)小组同学将装置按A、▲、▲(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B中的现象为▲,C中的现象为▲。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Ⅲ.固体成分定量测定: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设固体的组成为aCu(OH)2•bCuCO3。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右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6)写出AB、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段:▲;CD段:▲;(7)通过计算可得:a:b=。(8)若将24.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2.4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能与C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某实验小组欲用干燥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收集一瓶氧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⑵浓硫酸的作用是▲。⑶若实验过程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可能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⑷氧气可用E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性质4、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查阅资料]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目的]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实验设计与操作]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可通过开启、关闭活塞控制液体)。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

青团****青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