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了解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及防护措施。自主研学阅读课本一氧化碳部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①一氧化碳有什么样的颜色和气味?它能溶于水吗?②一氧化碳燃烧放出热量并产生色火焰,说明一氧化碳具有性,它是煤气的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一氧化碳为什么能使人中毒?怎样防止煤气中毒?合作探究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观察探究一瓶一氧化碳,可得出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的毒性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一氧化碳吸进肺里跟血液里的结合,使血液里的这种物质不能很好地跟结合,致使人体缺而中毒。[讨论]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3.为什么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有一种难闻的气味?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观看一氧化碳燃烧的实验,记录现象并分析。现象:,结论:,化学方程式:。(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观看实验,记录现象并分析:现象:,结论:,化学方程式:。讨论:在上述反应中,还原剂为,氧化剂为。思考:你知道煤炉中发生了哪些反应吗?写出煤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一氧化碳的用途(1)因为一氧化碳能燃烧,所以。(2)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学以致用1.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都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C.反应前后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2.下列做法存在事故隐患的是()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B.在应用泡沫灭火器时,应先检查出气孔是否被堵塞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试验D.点燃CO气体前,应先检验其纯度3.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A.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将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D.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4.区别CO2、CO、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B.用燃着的木条C.用澄清石灰水D.用灼热的氧化铜5.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你的改进方法是。(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参考答案自主研学①无色无味,难溶于水。②蓝可燃2CO+O22CO2③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室内通风。合作探究1.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1)血红蛋白氧气氧[讨论]1.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2.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3.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漏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以在泄漏时提醒人们。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然后开窗通风。(2)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2CO+O22CO2(3)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CuOCu+CO2COCuO思考:2CO+O22CO2C+O2CO22C+O22COC+CO22CO3.一氧化碳可以作燃料一氧化碳可以冶炼金属学以致用1.A2.A3.A4.B5.(1)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用酒精灯点燃尾气(2)先通CO(3)黑色固体变成红色CO+CuOCu+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元容****少女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