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docx 立即下载
2024-01-03
约2.8千字
约6页
0
1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2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正确流利朗读文言文,读出文言文的节奏感,熟读成诵。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3、体会读书的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启发。(重难点)一、谈话导入今天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第一课,跟着名人学习读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品读感悟活动一:忆读书之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孔子在论语六则中知道了:读书一要··二要……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圣贤的读书之法。这位古人是谁呢?他就是朱熹,关于朱熹,你都有哪些了解呢?(生)出示课件,谁来读一下?师:是的,朱熹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于他爱读书,会读书。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编撰了大量的书籍。世人称“朱子”。今天我们学的这段文字,就节选自他的《童蒙须知》(PPT)。童,就是你们,蒙是什么意思呢?启蒙,对,那你们能猜一猜这本书写的什么内容么?(儿童启蒙应该知道的事情)师:你们读过这本书吗?没有。没读过这本书,却能通过书名猜出整本书的内容,不简单,这种方法可以迁移到其他课外读物中去。活动二、悟读书之法。1.师生读文师:要想学好文言文,最大的法宝就是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古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谁来试一试?(生)你读的正确流利,但是古文呀,读正确流利还不够,怎样才能读出他特有的节奏来呢?(停顿慢一些)师:你来试一试吧。你注意了停顿,但是停顿时要声断气相连。(师范读)。再试试。再拉长一些就更好了。有点儿意思了。就像这样。接着往下读。(一直读到心到最急。)师:孺子可教也。文言文中,还有一些特定的语气词PPT。读的时候要延长一些,读出古文的韵味。(师范读)。你试试。你再试试。请你。就是这个感觉,我们一起来读。谁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把全文读一读?自己先练习一下(指名读),声音再有抑扬顿挫就更好了,老师读第一句,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跟后3句。(师生合读)。2.合作探讨文意师:同学们已经读出了古文的韵味。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用以前积累的学习古文的方法,试着理解古文的大意,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打个问号,等会老师同学一起解决。开始吧。师:看大家端正的坐姿,就知道大家已经完成任务。谁来说一下第一句的意思?大家同意吗?(生)你的理解很正确。刚刚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好几个同学把“余”这个字圈起来了,现在知道“余”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吗?(生答:“余”是我)【师】那除了“余”字。古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是有“我”的意思呢?上节课学了一个。(生答)(你的知识量真丰富)其实呀,在古文中代表“我”的词语还有很多,请看。(出示课件)这四句中藏着“我”,你们能找到吗?(生答)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习到不同的字也代表“我”。同学们要慢慢积累就可以了。(2)理解“尝”字。【师】再考考你们,句子里的“尝”字,论语六则中刚刚学过,是什么意思呢?(生答:曾经)现在一说到“尝”,你的第一感觉就是“品尝”。这跟我们现在是有很大的区别。【师】“谓”课本上有注释,(借助注释)【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生)师:接下来我们挑战一个长句,这个句子比较长,里边也有两个词语,跟我们现在的用法不大一样,谁来试着猜测一下第二句的意思?(生)。这么难的句子你都理解了,真不简单。“漫”原意是指水流太满溢出来的样子,“浪”是指水流波纹的样子,因为水流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漫浪诵读”就是随意朗读。实际上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什么读法?“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师:再看这个“决”,这个字在词典中有以下几种解释,你觉得应该选哪一个呢?是的,一定,决不能记,就是“一定不能记。”谁再来说一下第二句的意思(生)。对照注释,第三局轻松解决,一块说(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师:好,最后一句谁来说?(生)你把最后一句翻译成了反问句。文中哪个字提醒的你这样翻译?“岂”相当于咱们现在现在反问句中的哪个词?(难道)。谁能一口气说一说全文的意思呢?(生),只有熟读深思,才有自己的见解,为你点赞!活动三:明读书之理1.师:同学们还记得,八单元导语中的那两句是诗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通过刚才反复诵读,我们知道了朱子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分别是(板书: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板书:最急)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共学单,根据第二句话,试着梳理以下作者的逻辑顺序,开始吧。2.讨论好的小组,用你们端正的坐姿示意老师。哪个小组起来汇报?(生)所以三到之中,(生接心到最急)。你们组的梳理能力可真不错。加大难度,如果心若在此,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课本上没有提到,我们来替作者说。(生)。同意吗?太棒了,瞧,我们无论是从心不在此的反面情况,还是心若在此的正面情况,都能推导出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朱子这般强调心到,就是告诉我们(生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文档大小:1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