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屈原列传教学课件.pptx 立即下载
2024-01-03
约1.2万字
约103页
0
2.9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屈原列传教学课件.pptx

高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屈原列传教学课件.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屈原列传课前知识铺垫1.人物知识(1)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遭受腐刑,后任中书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谈认为自孔子过世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统一,有许多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然而作为一名太史令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不安,因此临终时边哭边嘱咐儿子司马迁,希望他能子承父业,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司马迁最终不负父命,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2)屈原(约前340—前278),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深受楚怀王的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背景知识本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篇为屈原立传的史传名篇。屈原、贾谊都怀才不遇,而且贾谊又写过《吊屈原赋》,所以司马迁将二人合起来立传。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同屈原一样,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所以作者在《屈原列传》中着重指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以自况《史记》之成,是基于垢辱。3.文体知识《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由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和书(8篇)组成。4.知识链接(1)我国史书体例①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②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国语》《战国策》。③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如《史记》;我国著名的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④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⑤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如《史记》。⑥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的史书,如《汉书》。(2)楚辞与《楚辞》①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所创造的一种新诗体,这种诗体汲取了楚地民歌的营养,运用楚地方言韵律,写成诗歌形式,反映楚地的民风。在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赋、比、兴的糅合形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语言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字数不等,句法参差错落,起伏回宕,并且多用“兮”字增强韵律,表达充沛的感情。“楚辞”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②《楚辞》:西汉时期,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等人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合编为《楚辞》,从此,《楚辞》便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论其对后世的影响,只有《诗经》可以与它媲美。(3)《离骚》与《诗经》中国文学史上历来“风”“骚”并称,“风”是指《诗经》,“骚”是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课时1疏通文意,了解屈子人生活动一梳理“见任”与“见疏”内容1.初读文本,读准字音。(1)属草稿()(2)惨怛()(3)帝喾()(4)谗谄()(5)靡不毕见()(6)濯淖()(7)蝉蜕()(8)滋垢()2.细读课文1~2段并尝试口头翻译,重点解释下面加颜色的词语。(第1段)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①强志②,明③于治乱,娴④于辞令⑤。入则与王图议⑥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⑦宾客,应对⑧诸侯。王甚任之。①闻:_______②志:_______③明:_______④娴:____________(第2段)上官大夫与之同列①,争宠而心害②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③,屈平属④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⑤之,屈平不与。因谗⑥之曰:“王使屈平为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屈原列传教学课件

文档大小:2.9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