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统编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劳动”主题作文审题指导+名句素材+好句好段+优秀范文01【原题呈现】有人说,劳动让人“吃苦”。《插秧歌》描绘一家四口农忙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表现出农事的辛苦与繁忙;“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晚上下班后,也会“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也有人说,劳动孕育着美。劳动时,人与环境融为一体、自然和谐,既展示劳作者体态的优美,又使劳动者浑然忘我,获得了纯粹的审美体验……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之间似乎是矛盾的,对此,你的看法如何?或请你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加以阐述,写一篇议论文。01【审题指导】作文引导语指引了写作方向。要围绕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的矛盾来写。“苦”与“美”其实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因为劳动,所以必然有“苦”。但在劳动的过程中,能获得“美”的体验。所以,如果没有劳动的“苦”,就不可能有劳动之“美”。“苦”是一种主观感受,如果能体会到劳动的“美”,就不会感受到劳动的“苦”。“苦”在于身体,而“美”更多在于在精神。二者相融相生,形成一个整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材料中给我们展现的是劳动的两个镜头,那么作文中就需要对劳动进行“全景式”的观察和全局式的思考,展现思辨能力。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有矛盾之处,但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体两面、辩证统一的。若只是分别阐述劳动的苦与美是未能切中要害的表现。劳动之美是专注之美、和谐之美,这样的审美体验只会在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时感知到。劳动之苦是客观存在的,但其心理体验不一定就是痛苦,因为沉浸其中,“得意忘形”,外界的烦忧,身体的劳累已经都可以置于一旁。在写作时,若写议论文,要写出劳动之“苦”和劳动之“美”的辩证关系。选用事例时不要将“劳动”的范围局限于诸如打扫卫生之类的日常活动,要结合时代热点写出新时期劳动者的美,包括从劳动模范形象到时代领跑者的先进典型,从传统的农民、矿工、钢铁工人等形象,到医生、教师、文化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形象,再到快递小哥、奔波在城市中的年轻一族等。02【参考立意】1.在劳动的“苦”中感受劳动的“美”;2.唯有辛勤劳动,心怀劳动之美,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传播劳动精神,在新时代书写劳动之美。03【写作中的容易出现的问题】1.分论点中换关键词或关键词太多。如,苦中作乐,于劳动中感受生命之充实。如,融于劳动,浑然天成。劳动中蕴含着美,那是热爱劳动的光。于美中前进,劳动当被赋予意境。2.缺少思辨。一苦一美,苦与美没有思辨。3.主体段中阐释句过长,占到了4-5行。4.最大问题依然是扣题不紧。5.不会灵活表达。劳动之苦和美在不同领域和不同的人身上表现是不一样的,但行文中说的很生硬笼统,不具体,就显得不够生动有力。04【名句素材】1.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禅宗理念)2.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牛顿)3.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路遥)4.如果为微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最渺小的人常关注着成绩和荣耀,最伟大的人常沉浸于创造和劳动。(路遥)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6.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7.在生命所有的季节播种,喜悦存在于劳动的过程中。(毕淑敏)8.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寂寞、恶习和贫困。(歌德)9.穿着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衣服,哪里还有贫穷可言。(梭罗)10.假如没有劳动这个压舱的货物,任何风暴都会把生活之船翻掉。(司汤达)11.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高尔基)12.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13.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雨果《悲惨世界》)14.人们懒于改造世界必然勤于改造自己,懒于改造生产方式,对了,懒于进行思想劳动必然勤于体力劳动,懒于创造性的思想活动必然勤于死记硬背。(王小波)15.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达芬奇)05【优秀标题】《根植苦之沃土,方得美之繁花》《行劳动“苦旅”,铸和谐之美》《洒一片辛苦汗雨,育一处春色满园》《于“苦”中起舞,演绎劳动之美》《苦耕劳动土,迎来葳蕤香》《执劳动之笔,于苦中写美》06【优秀分论点】1《苦与美共舞,跳出劳动的华尔兹》没有苦的美只是空中楼阁,没有美的苦也只会压到骆驼。既品尝苦涩又欣赏甜美,才能有更高的劳动觉悟。于苦中享受劳动之美,在美中铭记劳动之苦。2《劳动虽苦,美蕴其间》“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劳动之苦,多在肉体,肉体之苦,可以逾越。“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劳动之美,在乎精神,精神丰腴,不可或缺。“苦尽甘来,乐在其中。”劳动之苦与美,是辩证交织在一起的。3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