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高二语文第三单元早读材料.docx / 文档详情
高二语文第三单元早读材料.docx 立即下载
2024-01-04
约4.3千字
约5页
0
14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二语文第三单元早读材料.docx

高二语文第三单元早读材料.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单元晨读时光1.成语积累(1)殷鉴不远:原指殷人灭夏,殷人的子孙应该以夏的灭亡作为鉴戒;后泛指前人失败的教训就在眼前,应当借鉴。(2)皓首穷经:钻研经典到老。(3)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形容历史悠久。(4)不讳之朝:可直言不讳的朝代,指政治清明之世。(5)洞鉴废兴:深入透彻地了解历代兴盛衰败情况。洞鉴:明察。(6)河清海晏: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7)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2.关于以史为鉴的名句(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3)鉴于水者见面之容,鉴于人者知吉与凶。——[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4)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5)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五代汉史平话·汉史》(6)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宋]曾巩(7)只要我们都尊重历史,就一定能够得到真理。——廖沫沙(8)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赵鑫珊(9)读史可以明智。——[英]培根(10)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苏联]列宁3.文化常识(宗法)(1)盟:两国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协同办事。会盟时杀牲、歃血,并且宣读盟书,誓于神,叫作“盟礼”。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叫作“会盟”。如《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2)遇:诸侯之间不在规定的时间或地点忽然相见。如《左传疏》:“遇者,草次之期,二国各简其礼,若道路相逢遇也。”事先没有约定,偶尔相逢,犹如人们在路上偶然相遇一样,在礼节上要比“朝”简单。(3)免胄: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时,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胄:盔。如《殽之战》:“左右免胄而下。”(4)祖: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如《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5)斋戒:古人在祭祀或举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表示虔诚。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1.文言短篇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成败之迹,昭哉可观。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谁其嗣之?我思古人!(节选自韩愈《子产不毁乡校》)参考译文我崇敬的古人,第一个就是郑国的子产。他(开始执政的时候,)用礼制治理国家,大家还不理他那一套;来到辩论的场所——乡校,众人议论纷纷。有人对子产说:“毁掉乡校,议论就停止了。”子产说:“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可以把它变成好事。哪能说是议论多了呢?也就是各抒己见嘛。对的,我们就采纳;不对的(可能把事情搞坏的),我们就防止;是好是坏,我们就观察一下嘛!河流不能堵塞,言论不能阻止。堵塞言路,主上蒙蔽,国家就要衰败了!”乡校没有毁掉,而郑国得以治理好。周初兴盛,(是因为)奉养老成有德之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周厉王)衰败,是派人监视有意见的人的结果。成功失败的事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这子产啊,执政的方式(难得)。只因为难得,才治理一个郑国。真的都用子产执政的方式,帮助天下的君王;(天下就能)政通景明,达到无限。唉!天下没有治理好,(是因为)只有君王没有贤臣啊。谁能继承子产之风(谁又具有子产之才)?我思慕古人啊!2.美文阅读鉴往久弥新,知来行路远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在今天的主题班会中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鉴往久弥新,知来行路远。正确地认识过去,我们才可以汲取经验、少走弯路,走得更加稳健;充分地了解历史、我们才能够传承精神、赓续血脉,走得更加长远。了解历史、以史为鉴的观念深植于每个朝代、每个国人心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中国古代史中,历朝历代参照前朝兴替的史实治理国家,有识之士借助历史发展规律劝谏君王。被称为帝王首选教科书的《资治通鉴》,写作初衷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这些掷地有声的咏史怀古文字,无一不彰显着古人高度清醒的历史观。唐太宗汲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广开言路,休养生息,从而开创了气势恢宏、前所未有的大唐盛世;秦始皇横扫六国、建立统一王朝之后,却未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骄矜自大,一意孤行,落得短短十五年就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二语文第三单元早读材料

文档大小:14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