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课件.pptx 立即下载
2024-01-04
约6.9千字
约52页
0
2.8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课件.pptx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课件.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课前知识铺垫1.作者知识(1)张岱年(1909—2004),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成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代表作:《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发微》《求真集》《玄儒评林》《文化与哲学》等。(2)卢梭(1712—1778),出生于日内瓦,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卢梭一生颠沛流离,曾当过学徒、仆役等,因发表《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而闻名。1778年7月2日,卢梭在巴黎逝世。成就: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通过教育学代表作《爱弥儿》,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的显赫地位。他的代表作《爱弥儿》和柏拉图的《理想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并称为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代表作:《忏悔录》《爱弥儿》《社会契约论》《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等。2.背景知识(1)《修辞立其诚》:本文写于1992年,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而人心浮躁,甚至一些学者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辞浮夸。有感于此,张岱年写了《修辞立其诚》一文,呼吁为人、作文都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晚年自号“渠山拙叟”,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2)《怜悯是人的天性》: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本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上的。人在未开化的自然状态中,本来是平等的;可是当人们力求生活完善化,争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时,人类则既在进步,又在退步,因为文明向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进一步。到了专制暴君统治之下,不平等就发展到极端,到达顶点;这个顶点同时就将成为转向新的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这种新的平等,按照卢梭的看法,是更高级的、基于社会公约的平等。这些思想是可贵的。但卢梭的这些可贵的民主思想和辩证思想始终是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本书的写作,就是他隐避森林深处沉思默想之所得。3.知识链接——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比较专门、系统的研究之后,总结和论述研究成果的文章。是论述文中价值很高的一种文体,它的写作不是一时的有感而发,不是简单的零敲碎打,也不是肤浅的泛泛而谈;而是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专门的学术研究之后,呕心沥血的长篇论文著作。一般情况下,按学科分类,学术论文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的主要特点:①学术性;②科学性;③理论性;④创造性。一课时理论交相映,论证有不同真和善是人类美好的品德,也是长期以来哲学领域探讨的重要话题。《修辞立其诚》讲的是真,《怜悯是人的天性》关注的是善,这两篇文章都蕴含着深刻的理性精神和人生智慧。今天我们就这两篇文章展开研讨,进一步体会真和善的内涵,思考其对我们立身处世的启发意义。活动一读经典,探寻人生智慧1.请认真阅读两篇文章,仔细梳理作品的论证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填写下表。篇名篇名2.比较阅读两篇文章,思考其在议论文类型、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语言特点方面存在的不同。填写下表。活动二研经典,理解真和善3.古人曾说:“为人要直,为文要曲。”而《修辞立其诚》一文强调作文、为人都要说真话、讲实话。二者在为文的要求方面是否矛盾?为什么?(示例二)矛盾。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文章有时候能如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品德修养。一个正直的人,他的文章会充满浩然之气;一个虚伪的人,他的文章会假话连篇。因此,“为文要曲”和强调作文、为人都要说真话、讲实话在某种程度上是矛盾的。4.孟子和卢梭都对人类的同情心、怜悯心作了深刻阐发。孟子将怜悯心视为人性的重要盖端及人的本质特征,“隐之心,仁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卢梭也说,“怜悯心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课件

文档大小:2.8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