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古诗三首》解读与设计文本教学解读本课由三首古诗构成,分别是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其中前两首为唐代的边塞诗,最后一首为怀古诗。边塞诗,又叫出塞诗,以描写边塞汉族军民生活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的为题材。从初唐至开元盛世,唐朝在我国西北(主要是西域)开拓了广大的疆域范围,朝廷有大量的戍边军队驻守在漫长的西北疆域线内,西北边境内外各游牧民族对大唐势力范围的军事威胁始终未能彻底消除。军队中除了需要带兵打仗的武官,也还需要一批文官随军掌管公文事务,这样一来,大批的文人就有了去边塞参战的机会,“边塞诗”也就由此而生。《出塞》就是王昌龄27岁到西域游历时,看到边塞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挥笔而成。王昌龄生在盛唐,这一时期,唐王朝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人民的自信心极强,因此这个阶段的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自信心。但王昌龄的《出塞》不同,全诗感情深沉,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全诗反映了诗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爱国之情。《出塞》虽为作者年轻时的作品,却气势雄浑,更被后人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诗的大意是:从秦汉以来,明月就这样照耀着边关,征战万里、守卫边关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如果英勇善战的李广将军还健在,绝不会允许敌人南下越过阴山。诗的首句从明月照关的景象写起,修饰“月”和“关”的两个时间定语“秦时”、和“汉时”并非说明月属秦,关属汉,而是想表达防边筑城的措施始于秦汉,可见边关忧患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接着,诗人触景生情,写出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极言边塞和内地距离遥远,空间辽阔。“人未还”又令人不得不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这一句既叙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诗人对于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三、四句,诗人寄希望于有能像汉代李广那样的将军,如果有他在,匈奴岂敢如此猖狂,怎敢跨越阴山一步。这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凉州词》也是盛唐时期的一首边塞诗,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名篇,短短几句就展露出一个边关战士的壮志豪情。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大致是这样的:诗人由于与当时权倾一时的丞相张说交往甚厚,受张说提拔为驾部员外郎,可谓是春风得意。诗人长途跋涉到遥远的西北边塞,晚上,当地戍边守将设宴热情款待诗人,守将久仰王翰的大名,于是就请他展示才艺。王翰看到葡萄酒、夜光杯等满席异域风情的美酒佳肴,欣赏着琵琶胡曲,想到遥远的旅途跋涉中的辛劳和沿途空旷苍凉的风景,以及唐朝雄伟壮丽的河山、戍边将士们粗犷爽朗的豪气,禁不住被此情此景所感染,于是豪情勃发,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诗的大意是:精致的酒杯里盛满了醇香的葡萄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莫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诗中写到的葡萄酒、夜光杯和琵琶都是西域特产,首句大家都都还沉浸在宴饮之美,次句,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被逼到紧张激昂的战前气氛中。最后两句,诗人似在代将士倾诉衷肠,“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问句,夸张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但同时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抒发了将士即将奔赴沙场、为国献身、无所畏惧的豪迈感情。《夏日绝句》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在南渡之后所写的一首怀古诗。这首诗写于1128年。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南宋王朝不思抗敌、逃跑妥协、忍辱偷生,李清照和其丈夫赵明诚自此开始了漂泊无定的逃亡生活。某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战乱,反而悄悄地爬下城墙逃跑了。作者亲眼目睹宋朝统治者仓皇南逃,而北方的大好河山沦落敌手,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诗的大意是: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诗的首句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的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只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又回去苦战,杀死敌兵几百人,然后自刎。诗人一方面借古讽今,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另一方面,也是对丈夫逃跑行为的谴责,正气凛然,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表达的爱国之情。三首古诗在教学时可以一首一首地教学,但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