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古诗词三首》解读与设计.docx 立即下载
2024-01-05
约4.3千字
约9页
0
1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古诗词三首》解读与设计.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古诗词三首》解读与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2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古诗词三首》解读与设计一、文本教学解读:从课程内容来看,本单元从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本单元学习内容的组织和学习任务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达成这样的概念性理解(大概念):一切景语皆情语——留心观察和用心感受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景物的特点和意蕴,助力我们写好景物之美。《古诗词三首》是单元第一篇课文,包括《山居秋暝》《枫桥夜泊》这两首诗和《长相思》这一首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对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画面感很强,有日落时分的山间秋景,有夜半难眠的客船夜景,也有行军营帐的边塞雪景。且作者都借助所描写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图景,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心情。首联描写了雨后山中秋景的画面,其中“空山”和“晚来秋”呼应了诗题。颔联描写了明月高照,清泉流淌的画面,两句一动一静,动静结合,描绘出山中的清幽。颈联描写了浣女归来,渔舟穿过荷花的画面,两句皆为动态描写,且以动衬静,用浣女的欢歌笑语和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动态场景,衬托出山村的清幽宁静。这种写法与同是王维诗歌的《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异曲同工之妙。尾联由写景转为抒情,山间景色如此美好,即使春色已尽,诗人也愿意留在此处隐居,寄情于山水之中。这首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本单元语文阅读要素为“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因此在教学时应该着重让学生通过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动静结合的写法及其表达效果。同时,本诗中的“空”字值得细细体味。诗中描写了山中的“明月”“松林”“清泉”“石头”“竹林”“浣女”“莲花”“渔舟”,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空山都不空,诗人又为何在开篇即写一个“空”字呢?我们可以联系王维的另外两首诗,一首为《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一首为《鸟鸣涧》中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结合这两首诗可知,空山之所以“空”一方面是因为渺小的景物在山中愈显渺小,轻微的声响在山中愈显幽静,使得空山更“空”;另一方面则要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王维放下了功名利禄,放下了心中的负担,心变得像明月,像清泉,所以居住的这座山成为了“空山”,“空”是一种境界。《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愁”一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那诗人是如何将内心的“愁”表现出来的呢?这就要说到本诗的情景交融的特点,且与《山居秋暝》均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作者抓住了“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等所见景物和“乌啼”“夜半钟声”等所听声音描写了环境的凄凉,表现了诗人心中无尽的愁绪和内心的孤寂。同时“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以动衬静,通过“钟声”让我们感受到夜的宁静和作者内心的孤寂。《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创作的一首词。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上片写“身”,下片写“心”,身在征途,心在故乡。这首词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上片开头“山一程,水一程”中的“一程”描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下片开头“风一更,雪一更”中的“一更”二字反复出现,突出了塞外席地狂风、铺天暴雪打着帐篷的情况。这使词人发出凄婉的怨言:“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还是这塞上“风一更,雪一更”的苦寒天气。“聒碎乡心梦不成”与上片“夜深千帐灯”相呼应,点名深夜不寐的原因。在学习本词时,学生可以理解叠词对于表达情感的作用,进而体会到词人愁肠百转的心情。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诗词中的生字,会读“榆、畔、更、聒”四个生字,根据意思读准多音字“更”的读音;会写”孙、泊、愁、寺、榆、畔”六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借助注释、插图、上下文和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背诵诗词,会默写《枫桥夜泊》。3.通过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诗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板块一回忆方法,开启学习1.回忆古诗学习步骤和方法。在之前学习古诗词的经验中,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步骤和方法?预设:学习古诗词可以先读通诗句,读准字音和节奏。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体会所表达的情感。总结:学习诗词的步骤为,会读、会意、会感。理解古诗词有哪些方法呢?预设: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还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古诗。理解诗人所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古诗词三首》解读与设计

文档大小:1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