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评一致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教育部于2022年4月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数学新课标”)。数学新课标,就其内容而言,最核心的变化在于课程改革进程中目标的变化。自2001年以来,数学课程的目标由双基转变为四基、四能,再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逐渐将以知识为主的目标设定转变为以人为主的目标设定,数学教育其核心目的在于让学生实现从掌握知识到增加智慧,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的重要转变。可以说,数学新课标是对以往所颁布的课程大纲、课程标准的继承与创新,密切联系着我国实际国情,反映了我国着力提高育人质量的教育诉求。数学新课标中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活动、课程评价的设计与规划秉持着一脉相承的原则,强调素养导向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这必然要求教、学、评要有高度的一致性。为此,本文通过解读数学新课标中的教、学、评一致性,明确在教学设计环节与教学实践环节保障与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新的理论与实践指导。01释疑:如何理解数学新课标中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该具有一致的目标。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没有清晰的目标,就无所谓教、学、评的活动;没有清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一致性。可以说,教学“有效”的证据在于目标的达成,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于何以证明学生学会了什么。在教学中,目标是课程教学的支点,而评价则贯穿教学始终以促进目标的达成。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几乎没有系统考虑目标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难以做到评价先行,因此教、学、评一致性常常成为空谈。因此,处理好教、学、评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教、学、评一致性的问题实质在于提高教、学、评的相关性,研究教什么、学什么、评什么的问题。2022年颁布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进一步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其核心正是注重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为教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提供了清晰的指导。要落实“为什么教”,就需要深刻理解课程的育人价值,准确把握学生所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明确学生所必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在教学中。要落实“教什么”,就需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厘清知识结构,明确教学中需要培养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合理清晰的教学目标。要落实“教到什么程度”,就需要整体理解和把握学习目标,把握学情,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在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同时,尽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要落实“怎么教”,就需要进一步发掘课标中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所要传达的核心要义,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变革教学方式,改进教学过程。概言之,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其核心在于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保障教、学、评的一致性,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教、学、评的一致性,是促进教、学、评有效衔接的关键环节。02例证:如何在单元教学设计中保障教、学、评一致性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以目标为导向,根据主题、单元和课时等对教学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成为教师设计和开展教学的新方向。数学新课标进一步突出强调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要落实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评的一致性,强调教师的教学要改变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架起单元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一致性之间的桥梁。这里所提到的单元已不再是局限于教材中固有的单元,而是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教材中“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而形成的大单元。单元教学设计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教材内容与教师课堂教学进行了统筹整合与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效的闭环。单元教学设计循环上升的发展模式与教、学、评一致性的基本理念十分切合。一方面,单元教学中的评价注重对学生知识理解、技能形成、问题解决的综合评价,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完整地经历知识内化迁移的过程,为教、学、评一致性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可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单元教学设计要求在恰当的时候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更加凸显了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是一脉相承的,教师的教学一定是基于学生学习经验的教学。学习活动作为学生系列化的学习体验,其设计也应当根据对学生已有水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