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堂好课的六大标准一堂好课有标准吗?什么才是一堂真正的好课?有人认为“教无定法”,但一堂好课确有一些共通之处。正高级教师罗滨提出一堂好课有六大标准,与您分享。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听过很多课。大学刚毕业,自己成为了老师,听师傅的课最多,开始时特别关注教科书上的一页纸怎样才能讲45分钟。每学期还能听上2-3节市、区级研究课,那时特别关注老师的语言表达,以及每一部分内容是怎样引入的,老师是怎样提问的,等等。后来,做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听过不同时期老师的课:新老师、成熟期老师、特级教师等;听过不同学科老师的课:化学、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心理等学科;听过不同年级老师的课:初一到高三。那时,我开始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老师是怎样回应课堂上学生的不同表现的。我每年梳理听课情况,找到优点和不足,然后在教研组活动、学校教学研讨、暑期教师培训上与老师们研讨交流。再后来,我成为了教研员,又做了进修学校的校长,听课成为了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听多了,我常想的问题是:什么课算是一节好课?都说“教无定法”,那一节好课是不是就没有了标准呢?我不这样认为。好课是有标准的。(一)好课的标准是动态发展的从学习内容来看,一节好课,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从学习结果来看,一节好课,学生除了收获学科知识和技能,更要在学科思想方法上、迁移所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有所进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学会”和“会学”上有所进步。从学习过程来看,一节好课,如果是教师讲授,基本要求是内容清晰、有条理,表达逻辑严密,情感积极投入,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但是,更好的是学生要独立或者合作完成具体的任务,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有分析预测、设计方案、动手实践、评价、质疑、表达观点等行为,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并可以进一步发展高阶思维能力。从学习感受来看,一节好课,是学生听了还想听、不愿意下课的课。学生往往经历了困难,解决了问题,完成了任务,成功的喜悦才会更强烈。所以,好课的重要标准是看学生的收获,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有多少学生有收获。学习真正发生了,学生有实际获得的课,就是好课。好课的标准是动态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教育的目标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到三维目标,再发展到学科核心素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好课的标准也就随之变化了。曾经,很多老师认为讲清楚、有逻辑就是好课,却忽视了学生有没有学会、是否理解了、是否会应用等问题。在那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记住了就可以。而现在,能举一反三都无法适应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了。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个学科都要有贡献。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贡献,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好课要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二)好课的着眼点是发展学生面向未来的素养教育要面向学生的未来,而不是我们的过去。教师用已有经验上课,但着眼点应该是学生的未来。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文化多元交流的时代,跨界创新成为未来世界的特征。因此,现在学生在获得学科关键能力的基础上,更加需要全球胜任力、数字读写能力等跨学科能力,更加需要懂得理解和尊重、具备坚毅的性格、敢于承担责任、在困境中能够积极努力想办法、能够不断地创造新价值。这些素养的获得不能靠学生倾听,也不能靠增加新的学科来实现,因为既没有课时,也没有这样的课程。这就要求必须让学生在现有的学科学习中,特别是国家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这些素养。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深化学生对学习本身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策略,能够调控自己的学习,特别是有体悟、善于反思地学习,并根据学习诊断和反馈改进自己的学习能力。(三)怎样的好课才能超越今天面向未来?在课堂观察中我发现,目前,还有不少课堂以讲解为主,很多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机械的,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堂参与度不高,越是高年级学生表现得越明显。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生对学科本质缺乏理解,也不能迁移应用,属于浅层学习、无意义理解的学习。从书本上找答案、听老师正确解析、看视频直观感受,都是获取信息的学习,而面向未来的好课,应该是生成新信息、形成新思路、触动心灵的学习。好课的标准在发展,教师要特别关注以下两点。首先,让学生有自主实践的机会。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积累活动经验,因此,应多给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和体悟的“做中学”“议中学”“言语活动中学”的机会。例如: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通过发现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与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等一系列任务的完成获得相应能力。再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陌生知识的“现场学习”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