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以“文”化人,融美于学--以六上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为例十月,丹桂香十里,研修正当时。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秀实园,跟随工作室三位小伙伴开启了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在“音乐展厅、书画展厅、戏曲展厅”中领略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意蕴深长,余音绕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文言文,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自信”最直接的方式。那么,如何开展文言文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喜欢文言文呢?本文将以两位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为例,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以“境”为引,悟文之情第一则文言小故事《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文章用墨极简,但画面感很强,富有极大的想象空间。上课伊始,某老师便带着孩子们“走进音乐厅”一起诵传说。但随后便揭示了本课学习任务,明确达成任务要求。此刻我想,若能把“音乐厅”的情境创设到位,是否会更好呢?若配以古筝曲《高山流水》定能更好地带领孩子们走入情境之中。如在乐曲声中,教师可以引导:“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们一定想知道它的曲名,这便是中国古典十大古筝名曲《高山流水》。高山流水吟不尽,空谷觅知音,听高山流水,荡尘世浮尘。一曲高山流水尽,伯牙鼓琴遇知音。”这美妙的古曲,这感人的故事,也能一下子将学生带入了课文描写的意境中。某某老师在执教第二则文言小故事《书戴嵩画牛》时,也创设了“走进书画展厅”的情境,这节课将情境创设得十分到位。一进入展厅,学生就被书画所吸引,走进了作者,也了解了题跋,并以“小小讲解员”招募令为学习驱动,快速地将学生带入到“书画厅”的情境之中。为后续学习做好了铺垫。二、以“读”为本,赏文之“韵”我们都知道,古诗文教学从理解到品鉴,教学时最重要的手段与载体就是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读”为本,让学生品读文章的韵味,在读中欣赏内容之美,形式之美,思想之美,人性之美。还要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比如在某老师的《伯牙鼓琴》一课中,就分了“音正确、有节奏、有感情”三步走:1.自主学习,读通课文课上,某老师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做到“音正确”,读通文中字词,再让学生试着用“/”标记停顿,并按照正确的停顿练读,做到“有节奏”。最后师生合作对读,这样逐层推进,扎实训练,不仅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每句话前后对应的表达特征,还为学生理解课文做了铺垫。2.合作探究,悟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了文言文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应用及含义,如“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的“足”是什么意思,文中“巍巍”“汤汤”这些叠词的应用有何好处等。全班交流,教师点拨释疑,并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全文,感受文章的节奏美和情感美。3.思维拓展,美读课文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内容、了解文章主题思想,还要引导学生向文本深处溯源。课中,某老师紧紧围绕“知音”这一主题,让学生探究故事背后的故事,深化认识,体会文字之美、艺术之美。例如,伯牙遇到知音,欣喜万分时,让学生思考:茫茫人海,为什么伯牙唯独把子期当作知音?别人是怎么夸奖他的?钟子期又是怎样称赞他的呢?相机引读:“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并让学生仿句: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理解锺子期不仅明白伯牙的琴声,更明白其心志,体会遇知音之喜,感受音乐艺术之美。同时,通过朗读展现这样的喜和美。而这样的情景句式训练,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到了文章的结构之美。同时,紧扣“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想象伯牙破琴绝弦的情景,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悲,同样也通过朗读来表达这份悲,引导学生做到有感情地读。三、以“材”为用,品文之“深”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因此“传承文化”也是这一课我们所关注的重点。那么,如何发挥本课的文化价值呢?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增强教学效果。如《书戴嵩画牛》一课模仿小牧童、杜处士等人的身份语气讲述文言故事;组织故事表演游戏活动,使学生摆脱课堂只坐着听讲的束缚,注重对文言语言直觉的感受,在轻松的故事表演氛围中,以自然淳朴的心态面对古汉语文化,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这种形式与学生天性结合密切,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某某老师在执教《书戴嵩画牛》一课时,就采用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