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基本情况调研的报告 (3).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3.4千字
约7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区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基本情况调研的报告 (3).docx

地区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基本情况调研的报告 (3).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区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基本情况调研的报告关于XX县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精神,我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出台了推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力的推动了我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探索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新思路,我局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少数民族分布概况XX县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东邻巫山、南接湖北恩施苗族土家族自治州、西连云阳、北接巫溪,是一个多民族杂散居地区,居住着土家、回、藏、苗、水、布依、仡佬等25个少数民族,共2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其中土家族1925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6%。全县有云雾、龙桥、长安、太和四个土家族乡,共25个行政村,幅员面积60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均位于我县南岸,地处天坑〃地缝旅游景区,且与湖北恩施苗族土家族—1—自治州接壤,在少数民族文化中仍保留和凸显自身特色的主要是土家族文化,包括民歌、故事、音乐、舞蹈、服饰、传统民居、民族工艺、民族习俗等,如土家女儿节、哭嫁、山歌对唱、摆手舞等。二、县内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情况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在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到了既尊重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又促进民族文化服务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新建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在各民族乡新建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演出和科普教育等综合性文化服务于一体的文化服务中心,对居民免费开放。二是改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设施。在各村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完善广场等群众性活动场所,配备体育器材和音响设备,为群众开展坝坝舞、摆手舞等活动提供场所,丰富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建成农家书屋。在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村建成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图书室,并完善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四是启动少—2—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程。我县本着抢救一批、恢复一批、改造一批的原则,于今年规划启动云雾土家族乡码头村特色村寨保护工程,并按照市民宗委的相关要求,对各民族行政村进行摸底调查,适时逐步启动特色村寨保护工程,以保护少数民族建筑。(二)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一是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2年8月,在龙桥土家族乡隆重举行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展了各项传统体育竞技和独具土家特色的文艺晚会,充分展示了土家人民的精神风貌和风俗习惯。二是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每年投资近100万元,完善各民族乡中心小学的民族文化墙、民族文化长廊等基础设施,将民族常识、土家山歌、踩高跷等土家特色文化引入历史、音乐、体育等课堂,将土家摆手舞作为课间操。三是开展群众性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以民族文化特色和本地民俗文化为切入点,组织群众参与土家摆手舞、山歌对唱、舞狮等群众性活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交流。(三)加强少数民族文化软环境建设。一是注重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对少数民族乡给予大力支持,每年选派—3—1至3名大学生到民族乡服务;在每个少数民族乡组建以当地居民为骨干的民族文化艺术队,引进专业人才精心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少数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发扬。二是注重少数民族文化对外宣传。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支持民族乡编撰出版《民族乡概况》系列丛书,收集整理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自然景观、土家民风民俗等情况,制作展示民族工作新发展、新成就、新经验的展板和宣传片,在县级媒体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展播,为形成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注重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旅游发展。将云雾土家族乡的“奉节屋脊”——猫儿梁(海拔2123米)、龙桥土家族乡的世界第一暗河——龙桥河、长安土家族乡的高山草场——茅草坝,纳入天坑〃地缝旅游景区整体开发,同时将土家摆手舞、篝火晚会等土家文化引入景区旅游活动,带动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四是注重挖掘整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2012年第二届“中国〃奉节国际摄影节”永远的三峡晚会上,由230名女孩表演的《山背篓》,生动的展现了土家人民的劳动场景,创下了中国舞台上的背篓之最,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和发展。—4—三、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县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做了很多工作,但我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基础薄弱,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缺少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地区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基本情况调研的报告 (3)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