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新版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docx / 文档详情
新版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2.7千字
约7页
0
1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版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docx

新版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版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第27课短文两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颓tuí鳞lín藻zǎo荇xìng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1)五色交辉。交辉:交相辉映。(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时:四季。(3)晓雾将歇。歇:消散。(4)夕日欲颓。颓:坠落。(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6)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7)相与步于中庭。相与:共同,一起。(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只是。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1)《答谢中书书》中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高峰人云,清流见底。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庭院月色美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水的美,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谈论。(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青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都有。(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异景色的人了。点拨:重点理解“康乐”“与”等词语的意思。(4)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点拨:重点理解“念”“为”等词语。(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地面像积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织纵横,那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点拨:这是个比喻句,要弄清本体和喻体。(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点拨:重点理解“但”“闲人”等词语。三、段背记知识清单1.默写《答谢中书书》一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人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人名)南北朝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称谓)。2.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北宋朝文学家(称谓)。八年级语文知识点诗五首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樽zūn箸zhù三重chóng茅挂罥juàn坳ào突兀wù狐裘qiú锦衾qīn瀚hàn海掣chè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结庐在人境结:建造、构筑。(2)问君何能尔尔:这样。(3)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渡。(4)高者挂罥长林梢长:高。(5)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渐近。(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庇:遮盖,掩护。俱:都。(7)将军角弓不得控控:拉开。(8)风掣红旗冻不翻掣:拉,扯。(9)吟鞭东指即天涯吟:指吟诗。(10)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落花。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4)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6)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7)《饮酒》中表现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千古名句是:采菊东篙下,悠然见南山。(8)《行路难》中运用典故写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9)人们常用《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激励人们战胜挫折,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奇特的想象写“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夸张地描写胡地异常寒冷的诗句是;瀚诲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12)《己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1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诗人推已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好理想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15)透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瘦骨瞵峋的老人,手拄拐杖,仰天长叹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初二上册期末语文复习知识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1)秋风破屋图(2)群童抱茅图(3)屋漏无干图(4)遥想广厦图2、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描绘?“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的肆虐。“飞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新版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

文档大小:1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