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2贵州省铜仁地区沿河三中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8分)1.(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冰川融化C.液氮蒸发D.玉石雕刻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冰川融化、液氮蒸发、玉石雕刻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解答:解:A、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冰川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液氮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玉石雕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2分)(2012•锦江区二模)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闻香识茶﹣﹣微粒不断运动B.煤磨成粉﹣﹣微粒体积变小C.热胀冷缩﹣﹣微粒间隙不变D.水结成冰﹣﹣微粒静止不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应用微粒的基本观点①构成物质的微粒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②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③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来解答此题.解答:解:A、能通过闻香来识茶是由于茶中含有香气的分子运动到了鼻子中的缘故,说明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B、煤磨成粉改变了煤块的颗粒大小,但构成其微粒本身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C、热胀冷缩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空隙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改变.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不会随状态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应用微粒的基本观点来解释相关日常现象.3.(2分)(2014•青羊区模拟)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原子间也存在一定的间隙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D.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A、构成物质的分子由原子构成;利用微观图中分子构成,可证明;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存在间隙;找出证明此知识的示意图;C、此变化过程体现出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事实;D、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根据图中分子构成,判断物质的种类.解答:解:A、图示表明,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和反应后生成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故A正确;B、反应前后的中间图片为分子分解出的原子,可表示原子间存在间隙;故B正确;C、反应前后的中间图片为分子分解出的原子,此图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故C正确;D、反应前的分子构成不同,说明为两种物质参加反应;反应后生成的2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说明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因此,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变化的实质为分子原子分子,此过程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4.(2分)正确量取10mL双氧水,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①50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③④B.①②④C.②④D.只有③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量筒的最大量程应大于或等于所量取液体的体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10mL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要选20mL量筒.故选A.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5.(2分)(2010•日照)下列认识或做法错误的是()A.“低碳经济”的含义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温室效应”B.“纳米技术”可以实现直接用原子制造分子,使物质资源的利用达到最高水平C.“白色污染”可以通过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加以控制D.“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本题运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白色污染、绿色食品和纳米技术的相关知识解答.解答:解:A、低碳经济就是想办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温室效应,故A正确.B、“纳米技术”可以实现直接用原子制造分子,使物质资源的利用达到最高水平,B正确.C、“白色污染”可以通过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加以控制,C说法正确.D、“绿色食品”

宏硕****mo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