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点.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2.9千字
约8页
0
1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点.docx

高中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点.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点1.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2.政治形势(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使得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3.社会改革(1)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的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这些改革实际上都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2)战国时期的改革: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改革A背景: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传统宗法分封制日益瓦解,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特权,加强中央集权。经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思想文化:士阶层崛起,受到重用,私人讲学风气兴起,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这些主张成为各国推行变法革新的思想理论武器。B魏国:李悝(kuī);楚国:吴起;秦国:商鞅变法C秦国:商鞅变法——变法最为彻底和成功的①背景:战国初期,秦国地广人稀,无论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②措施:经济方面——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政治方面——奖励军功,加强集权。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严厉禁止私斗;推行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思想文化——加强思想控制。“燔(fán)诗书而明法令”;依据《法经》而制定法律;社会风俗改革,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制。③结局:商鞅被害,新法未废。④作用:对秦国: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兼并六国逐渐成为秦国的战略目标,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所以后世有人说“百代犹得秦政法”。⑤局限性: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4.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1.农业生产(1)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2)生产工具:铁农具、牛耕,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3)生产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4)水利工程:秦国:都江堰、郑国渠2.手工业生产(1)私营手工业兴起:由私人经营,主要用于民间消费,进入市场流通。(2)家庭手工业: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也有很少一部分进入市场。(3)官营、私营和家庭三种手工业生产形态并存:官营为主导、民营和家庭为主体。3.商业的发展(1)私营商业的兴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2)重农抑商政策:盐铁官营。(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1.百家争鸣(1)背景:社会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经济上:井田制瓦解;政治上:周王室衰微;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思想文化上:学在民间。(2)含义: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诘难(jiénàn)、批驳。(3)各家学派及主张——儒家:A孔子:春秋鲁国人,没落贵族。①政治思想: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礼,克己复礼;贵贱有序,维护等级名分。②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中庸之道。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④学问:编撰“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⑤地位和影响:对中国: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历朝历代加封了各种尊号。对世界:孔子学说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古希腊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明清以后,儒学传到西方,对西方的启蒙思想有重要影响。B孟子:战国时期,没落贵族,《孟子》。①政治思想: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建立一整套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②伦理思想:性善论。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人的内心本来就存在着善良的本性。③价值观念: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④地位和影响: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后世称为“亚圣”。C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①政治思想:主张“礼法并施”、“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思想。②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③伦理思想:性恶论。道家学派A老子: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德经》。①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②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③政治思想:倡导“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反对采用严刑峻法。④地位和影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高中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点

文档大小:1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