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总结.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2.2千字
约6页
0
1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总结.docx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总结.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总结考点1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及影响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考向:内力作用与地貌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考点2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主要表现形式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考向外力作用与地貌1.图解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如下图所示:2.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显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显示为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沙丘显示为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海岸边的嶙峋怪石显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搬运和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沉积作用等。(3)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区域地理知识之俄罗斯1.北冰洋、波罗的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里海(世界最大湖泊)、黑海;2.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高加索山;3.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河流,世界最长内流河)、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自南向北流的三大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毕业了”)4.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摩尔曼斯克、西伯利亚铁路世界八大最1.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位于此。邻国: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朝鲜、波兰。2.较为平坦的地形:平原、高原为主。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3.冬季漫长而寒冷,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部有极地气候,西南端有地中海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1)俄罗斯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的原因:①位于高纬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接受太阳光和热量少,因而气温低。②地势西北低东南高,受北冰洋的影响大,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气候严寒。③东部、南部地势高,阻拦太平洋水气流深入④西伯利亚北部的封闭的盆地中,本身积累的冷空气多,又有从山上滑下的新鲜冷空气加剧寒冷。4.河流与湖泊伏尔加河欧洲最长,水能丰富,最主要的内河航道。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富水能,封冻期长,不利于航运,有凌汛。贝加尔湖世界最深。5.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首位、世界重要石油生产国(乌拉尔、秋明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世界第三的铀矿(第一是澳大利亚,第二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是世界水力资源第二丰富的国家(第一是中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净出口国。6.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以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工业由欧洲部分向亚洲部分发展。俄罗斯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主要工业区:莫斯科综合工业区、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乌拉尔工业区(钢铁、机械)、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军事)。7.农业东欧平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地带,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正在从粮食进口国变为出口国,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农业分布的地区优势:无霜期较长;热量较丰富;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8.交通:铁路为主(注意: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差异)第一条欧亚大陆桥(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南)—符拉迪沃斯托克首都和城市1.莫斯科:首都,全国最大城市、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2.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3.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太平洋沿岸主要海港。4.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不冻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5.奥伊米亚康:北半球寒极。重
查看更多
论文****可爱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知识总结

文档大小:1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