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理计算方法有哪些,地理计算题的解题方法高中地理计算公式汇总1.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相对高度小于(n+1)*等高距,大于等于(n+1)*等高距。其中n为等高线的条数。3.地方时:(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2)图上计算: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3)公式计算:(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4.时区:(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如果余数如果余数>7.5,所在时区=商数+15.区时:(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2)公式计算: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6.正午太阳高度:(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2)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3)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7.比例尺:(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注意:a.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b.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c.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d.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8.实际距离:(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2)在经纬网图上:经线上跨纬度1度=111千米纬线上跨经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纬度9.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该地常住人口(人)/该地土地面积(平方千米)10.人口耕地密度:人口耕地密度=该地常住人口数/该地耕地面积11.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12.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比重=城市总人口/总人口13.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14.昼长、夜长:(1)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注意:前后时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时,比如都是北京时间(2)昼长=(12-日出地的地方时)*2昼长=(日落地的地方时-12)*2注意:均指该地地方时(3)图上计算:昼长=24小时*昼弧/360度(4)北纬某地昼长=对应南纬的夜长(5)夜长=24-昼长15.日出、日落时刻:(1)地方时、区时计算(2)日出时刻=(24-昼长)/2日出时刻=12-昼长/2(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日落时刻=12+昼长/216.某地昼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17.某地夜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即纬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长+夜长=24小时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说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4)此公式用于锻炼观察力思维力计算能力,没经过验证。18.人口计算公式: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自然增长率=年自然增长人数/该年年平均人口数×1000‰总和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数表示。反映育龄妇女在15至49周岁总的生育水平,也可看成为如果一批妇女按照目前各年龄的生育水平度过整个生育期,则一生可能生育的孩子数。19.外流区的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20.正午太阳高度: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21.人口总负担系数:指被抚养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被抚养人口:指0—1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22.性别比:性别比是人口中男性

St****3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