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左传》中的政治思想公元三世纪,曹魏学者鱼豢,向他的老师、著名经学大师隗禧请教如何读《左传》,“禧答曰:‘欲知幽微莫若《易》,人伦之纪莫若《礼》,多识山川草木之名莫若《诗》。《左氏》,直相斫书耳,不足精意也。”说《左传》不值得认真研读,乃是经师之偏见;把《左传》名之为“相斫书”,却颇有一些道理,颇有几分概括力。《左传》记春秋列国之间相斫,各国国内公族之间相斫,各个公族内部不同势力相斫,君王、卿大夫家庭父子兄弟相斫,这些相斫的基本性质就是政治斗争,包括流血的和不流血的。相斫双方都必须处理政治与道德的关系,都要遵守或者打破主流伦理的约束,因此就必然凸显政治与道德的一致或冲突。细读《左传》,可以推究相斫背后的“幽微”之理,推究当事者及后世论者心目中各种“人伦之纪”,进而可以由之推究《左传》再现、表露的政治哲学。《左传》是一部史书,是一部叙事之书而不是一部论说之书,但是,它却表达了、保存了丰富的理论思想,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梳理发掘的,是它表达了、保存了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左传》所记述的春秋时期,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从草创而开始了形成其基本格局和独特面貌的进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反映这一时期各种思潮碰撞的《左传》,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重要源头。《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的人物(主要是一些政治家)的言论,又多次引用了“君子曰”、“孔子曰”,这些言论中有对于由西周礼制所确立的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的阐说,有对于当时发生的现实政治行为的价值判断,有关于公共政治与个人道德关系的评论,还提供政治权力的获取、掌握和分享的原则与策略,以及对于政治生活中因果关系的预见和回顾。不仅此也,《左传》本身从作者的立场、理念出发,在对史料的选择和处理中,在对种.种“相斫”事件的蕴含着倾向的记述中,透露了系统性的政治哲学思想。美国学者列奥·施特劳斯和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的《政治哲学史》,把修昔底德列在第一章。修昔底德是一位历史家,他唯一的著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那也可以说是雅典人与斯巴达人及双方各自多个同盟者的“相斫书”,为什么在政治哲学史中把它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那是因为,书中所记述人物谈论的,“是我们自己也同样关心的政治的和道德的问题”,“唤起我们对这些政治的和道德的问题的关心”。《左传》对于中国政治哲学的形成和其后发展方向的影响,比之《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于西方政治哲学的形成和其后发展方向的影响,不仅毫不逊色,甚至更为巨大和深刻。《左传》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样,作者更多地并不是直接站出来宣说自己的观点,而是让读者听到、感受到当时若干彼此相异甚至彼此冲突的理念,它提供的不是某一种政治哲学单调的独白,而是若干政治哲学喧哗的众声。在它极富文学写实性的叙事中,读者看到不同政治哲学理念支配下不同政治行为各自造成的后果和遭遇的命运,看到诸多人物面对的政治与道德的一致、协调和抵牾、冲突,从而可以从中引出各自的结论。两千多年来后代论者从《左传》引出的各种各样的议论,足以构成中国政治哲学史的一个小的分支。所以,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左传》中的政治哲学,而不只是《左传》作者个人的政治哲学。《左传》引起后世长久不衰兴趣的,是它深刻切入的政治和道德的种.种问题。政治和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它们彼此紧密关联,又各具独立性。在一个时代、一个集群、一个阶级那里,政治和道德既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相互冲突的,对于政治和道德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构成政治哲学的关键内容。在《左传》所反映的时代,社会上占据主流地位的道德,是周礼所规定的“人伦之纪”;《左传》中的政治,主要是周王室的实力受到无情的冲击而没落溃散、齐晋秦楚等诸侯争夺霸主地位而此兴彼衰的过程。史家历来认为,春秋是礼崩乐坏的时代。礼(乐是礼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怎样崩坏,被哪些人、哪些力量所摧损;在崩坏的同时,它的哪些质素被保持和传承下去,甚至不断地在变化了的形态下得以强化,在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中发挥着作用?《左传》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这些重要而往往被论者有所忽略的问题。说到《左传》中道德和政治的一致或冲突,作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我们先来看看它所写到的围绕两位太子废黜引起的风波,看看事件相关人的态度,看看他们的看法和做法。太子的废立,是君主制国家政治中重大的事件;当事人对于太子废立的态度,是他们在面临重大道德考验和政治考验时的反应和抉择;同时的和后代的论者对于此事的评论,则是他们政治哲学观念的具体体现。晋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欲废申生而立奚齐,他的这个心思通过命申生帅兵伐赤狄而明显地表露了出来。周围的谋士或者劝申生拒绝受命出征,或者劝他逃亡。只有羊舌大夫反对这些建议,而说:“不可。违命不孝,弃事不忠,虽知其寒(献公对申生寒薄寡恩),恶(违命、弃事为恶)不可取,子其死之。”骊姬诬陷申生投毒谋害献公,献公为此杀死太子傅,有人劝申生到献公面前辨明真

康佳****文库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