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秋水节选练习题及答案.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2.7千字
约8页
0
1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学语文秋水节选练习题及答案.docx

大学语文秋水节选练习题及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学语文秋水节选练习题及答案1、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作喻来说明A.人的认识受空旬限制B.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C.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D.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答案:B2、《秋水》一文中,庄子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作喻来说说明A.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B.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C.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D.人的认识受知天素质限制答案:B3、下列文章中,批判仲尼的认识有限的是A.《季氏将伐颛臾》B.《赵威后问齐使》C.《寡人之于国也》D.《秋水》答案:D4、先秦诸子中,激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黑暗社会现实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答案:C5、庄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仔尼来证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A.例证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答案:A6、《秋水》开头部分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寓意是A.惊叹大自然的多姿多彩B.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C.为河伯改变态度作铺垫D.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的有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B.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似晷空之在大泽C.曲士不可以语于道D.仁人之所忧,任土之所劳E.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答案:ABC2、下列论据,通过例证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有限这一观点的有A.河伯在见到北海若前“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C.中国之在海内,似稀米之在大仓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E.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答案:DE3、下列成语,从庄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来的有A.舍本逐末B.井底之蛙C.祸起萧墙D.功亏一篑E.望洋兴叹答案:BE4、《庄子,秋水》一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有A.例证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E.驳论法答案:ACD5、《庄子,秋水》一文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有A.排比B.比喻C.反诘D.对比E.夸张答案:ABCD6、下列作品中,写到大海并采用了拟人化手法的是A.冰心《往事》(一之十四)B.庄周《秋水》C.李白《行路难》(其一)D.高尔基《海燕之歌》E.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答案:ABD7、下列文章中具有寓言性质的有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种树郭橐驼传》D.《论毅力》E.《谏逐客书》答案:BC三、名词解释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诶者崖之间,不辩牛马答案:时:按季节。灌:注入。溪:水边。渚崖:水洲岸边。2、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答案:东面:脸朝东。3、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答案:旋:转;转变。望洋:仰视的样子。4、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全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答案:子:您。本指海神,这里借指海。穷:尽。殆:危险。长:长久,永远。5、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卓也答案:以:与。虚:同“墟”,居住的地方。6、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答案:方:正。见少:所见甚少。奚以:何以,怎么。自多:自我夸耀。7、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答案:卒:“尽”。8、仁人之所忧,任土之所劳,尽此矣答案:尽此矣:全在这里。9、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支者答案:少仲尼之闻:小看孔子的学识(以孔子的学识为少)。四、简答题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溪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问:(1)概括这里所描述的两种景象及其关系,说明它的直接作用。答案:所描绘的两种景象:一是有限的黄河秋水暴涨,二是无限的大海。这两种景象之间的关系是:对比。这个对比的直接作用:构成了河伯的态度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事实基础。(2)庄子展示这两种景象以及河伯态度的转变,主要是想,暗示怎样的哲学道理?答案:这两种景象的对比和河伯态度的转变,都昭示出一个基本道理:广大的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却是有限的。这就是本文的主旨。(3)写出这里所包孕的一个成语。答案:所包孕的成语:望洋兴叹。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道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1)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和三个层次的大意。答案:这段文字的主旨:人的认识要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故而是有限的。三个层次的大意:“井蛙”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的限制:“夏虫”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时间的限制:“曲士”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2)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答案:一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使说理形象化;二是运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层次清楚,说理有气势。(3)这里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案: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比较法中的类比法,亦称为比喻论证法。(4)写出这里所包孕的一个成语。答案:所包孕的成语: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大学语文秋水节选练习题及答案

文档大小:1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