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二首戴叔伦阅读答案参考.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1.2千字
约3页
0
1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塞上曲二首戴叔伦阅读答案参考.docx

塞上曲二首戴叔伦阅读答案参考.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塞上曲二首戴叔伦阅读答案参考戴叔伦其一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余。汉祖谩夸娄敬策①,却将公主嫁单于。其二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②。【注】①娄敬:又名刘敬,曾劝说刘邦与匈奴和亲②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1.下列对两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频”字表现汉军慑于敌方军威纷纷投降。“一剑”、“万里”两词并提,突出匈奴战斗力之强悍,为下文高祖采取和亲政策做了铺垫。B.“旌帜满阴山”写出汉朝军力的强盛,对匈奴有了压倒性优势;“不遣胡儿匹马还”写出了将士们的豪迈誓言和坚定信念。C.两首诗题为“塞上曲”,表明这是边塞诗,而以汉代唐是唐人传统,所以两首诗虽表面上写汉,实则写今,别有寄托。D.两首诗都采用了用典抒情的手法,以汉高祖的典故寄寓褒贬,以班超的典故抒胸中抱负,含蓄蕴藉,耐人寻味。2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参考答案】1.A2相同点:都有对戍边将士的歌颂、敬仰。一剑横行万里,使敌人频频投降;旌旗满山,杀敌务尽。只愿此生报国,不叫胡儿匹马还,不求生入玉门关。不同点:①《塞上曲》(其一)表明反对和亲靖边的屈辱政策,主张以武靖边。批评高祖误听“娄敬策”,采用和亲政策,让人倍感屈辱。借古喻今,有所寄托。②《塞上曲》(其二)抒发自己舍身许国、建功边关的壮志豪情。“此身”既指汉将,也是自指,既是歌颂古人,又是以古人自我勉励。【解析】【1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形象、手法、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A项,“表现汉军慑于敌方军威纷纷投降”“突出匈奴战斗力之强悍”错,这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应是写匈奴投降,歌颂汉军战斗力强悍。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主旨情感。形式是比较鉴赏。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注释、背景等,再抓住关键词理解每一首诗歌的思想感情,再进行比较。答题时要异同分开,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相同点:其一“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余”战功赫赫,其二“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保家卫国意气风发,都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歌颂、敬仰。不同点:其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批评高祖误听“娄敬策”,采用和亲政策,让人倍感屈辱,表明反对和亲靖边的屈辱政策,主张以武靖边。其二,“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抒发自己舍身许国、建功边关的壮志豪情。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塞上曲二首戴叔伦阅读答案参考

文档大小:1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