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广东-2012_广东省2013年中考化学复习 实验探究三 有关反应物过量导致物质组成改变的探究课件.rar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验探究三一、置换反应中反应物是否过量的探究对于置换反应A+BC―→B+AC(若生成物AC是气体时,则下面猜想固体成分时不考虑),反应后成分有四种情况(猜想):(1)完全反应:只有__________;此时要分别验证A和BC(3)BC过量:有B、AC和过量的______;此时只要验证二、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是否过量的探究酸碱溶液混合后可能有三种情况(猜想):(1)完全中和:反应后再用____________判定(或同时证明无2.其他复分解反应A+B―→C+D(其中D是沉淀或气体或水),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三种情况(猜想)(注意反应物不能同时共存,所以没有第四种情况):(1)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____。恰好完全反应的检验方法(技巧——相互证明法):取样,加入____,无明显现象,证明无B剩余;另取样,加入____,也无明显现象,证明也无A剩余;即溶质只有C。题型1[例1]为确定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分,请你与兴趣小【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3)结合(2)的结论推断:如果溶液A显蓝色,则溶液A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说明样品中含有____________,则证明猜想______________成立;如果溶液A无色,则证明猜想______________成立。思维点拨:先写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C+2CuO2====Cu+CO2↑,可知CO2是气体,不用考虑。然后对C、CuO和Cu三者的化学性质要熟悉,C本身是黑色固体,灼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证明;CuO本身也是黑色固体,但它能溶于酸生成蓝色溶液;Cu本身是红色固体,将它灼烧会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题型2[例2]小倩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倩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思维点拨:本题是一个典型的酸碱中和后酸碱是否过量的探究问题,但要考虑到反应后溶液中滴加的指示剂是酚酞溶液,所以不可能碱过量(因为溶液不变色),所以只有酸过量或恰好中和这两种情况了,即如何证明酸是否存在(检验H+的五种方法)。1.(2012年广东肇庆)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浊液中白色沉淀物质是__________和【实验探究】若现象a只有白色沉淀,则猜想____成立;若现象a只有气泡产生,则猜想______可能成立;若现象b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泡,则猜想____成立,若沉淀4Na+CO2=====2Na2O+C【查阅资料】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应该与Mg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步骤在步骤(2)中BaCl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至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2年黑龙江绥化)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做中和反应实验。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提出问题】无色液体是什么物质?(不考虑指示剂)【猜想】肖明:无色液体是水;王岩:无色液体是Ba(OH)2【实验探究】(1)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之一,你认为肖明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4.(2012年山东潍坊)小娜及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黄铜样品中铜和锌的性质展开了探究。将一定量试样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并对滤液的组成进行探究。方案5.(2010年广东湛江)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横线上的①~⑦七个问题。【实验与结论】(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⑤____(填字母:A.6.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

一吃****春晓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