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全国-2017_2017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十六章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堂本)课件.ppt 立即下载
2023-03-06
约4.4千字
约38页
0
17.5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件-全国-2017_2017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十六章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堂本)课件.ppt

课件-全国-2017_2017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十六章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堂本)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纲要求1.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技巧。2.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1.物理方法:依据特殊性质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2.化学方法:分别取出少量待检验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简述为“取样——操作——现象——结论”。)1.O2检验方法:将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该气体是O2。2.CO2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溶液变,该气体是CO2。3.CO检验方法: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色,澄清石灰水变,该气体是CO。4.H2检验方法: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色的粉末逐渐变成色,且在试管口有,该气体是H2。5.CO、H2、CH4的鉴别: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没有水雾的是,倒转烧杯,如果有水雾,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的是,澄清石灰水的是。6.空气、O2、CO2的鉴别: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的是空气,木条的是氧气,木条的是二氧化碳。7.NH3检验方法:闻气味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有味,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色,该气体是NH3。1.酸或酸性离子(H+)的检验:(1)取样,滴紫色石蕊溶液(不能用酚酞),溶液变色。(2)取样,滴到pH试纸上,Ph7。(3)取样,滴到铁(或其他活泼金属)上,有。(4)取样,滴到石灰石(或其他碳酸盐)上,有。(5)向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或氧化铜)中滴入过量的该样品,固体溶解,溶液色。2.碱或碱性离子(OH-)的检验:(1)取样,滴紫色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变色或变色。(2)取样,滴到pH试纸上,pH7。(3)取样,滴入硫酸铜溶液(或其他盐溶液),产生。3.硫酸根离子(SO42-)的检验:先加Ba(NO3)2溶液,,再加稀硝酸。4.氯离子(Cl-)的检验: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5.碳酸根离子(CO32-)的检验:先加稀,再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6.铵根离子(NH4+)的检验:加碱研磨闻到。7.常见相互干扰物质的检验顺序:(1)在Na2CO3、Na2SO4、NaCl的溶液中检验时,应先加入过量的,检验并完全除去Na2CO3;再加入过量的,检验并完全除去Na2SO4;最后加入,检验NaCl。(2)在Na2CO3、NaOH的溶液中检验时,应先加入过量的,检验并完全除去Na2CO3。再加入,检验NaOH。(因Na2CO3溶液呈碱性,对NaOH有干扰。)1.看:呈白色的是肥和肥,灰色的肥;常温下呈液态的是。2.闻:有氨臭味的是和。3.加水溶解:溶解性不好的一般为肥;能溶于水的肥和肥;溶解时吸热的是。4.加碱:与熟石灰研磨或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有氨臭味的是肥。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取样,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蚕丝,无烧焦羽毛气味的是棉花、化纤。例题分析【思路点拨】A.肥皂水在软水中的泡沫较多,在硬水中的泡沫较少,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B.羊毛纤维由蛋白质组成,灼烧时产生烧焦的羽毛味;棉纤维,灼烧时没有;两种物质燃烧的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C.氯化钠和盐酸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不能鉴别,故方法错误;D.氢氧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和氯化钾没有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故选项为:C。例2某小组同学对废干电池筒内的黑色固体(内含有MnO2、NH4Cl、ZnCl2等)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操作②的名称是,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操作③灼烧滤渣黑色固体时,会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推测滤渣中除含有MnO2外,还存在的物质是。(3)操作④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4)请你写出用pH试纸检测滤液酸碱性的具体操作:(5)已知在氯化锌溶液中逐滴滴入稀氨水,先生成Zn(OH)2白色沉淀,然后溶解生成可溶于水的Zn(NH3)4Cl2。同学们对操作②的滤液中的成分进行探究。【思路点拨】本题通过对废旧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物质的探究,考查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和题目所给的信息进行物质鉴别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题目所给的图示以及(5)中所给的信息“在氯化锌溶液中逐滴滴入稀氨水,先生成Zn(OH)2白色沉淀,然后溶解生成可溶于水的Zn(NH3)4Cl2”。猜想Ⅰ中没有闻到明显的氨的刺激性气味,说明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到滤液中有氨臭味,但是不明显,所以氯化铵不是主要成分,故猜想Ⅰ不成立。而猜想Ⅱ中主要成分为氯化锌成立,根据(5)中所给的信息,选择稀氨水,现象的填写同样与信息有关。强化训练2.(2015•济南)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课件-全国-2017_2017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十六章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堂本)课件

文档大小:17.5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