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来务工人员权利保障的调研报告.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3.6千字
约7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权利保障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权利保障的调研报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权利保障的调研报告中国近三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城市的建设,这其中少不了外来务工人员的贡献。当然,他们也希望能够分享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拥有同本地居民相等的社会权利。但是,这似乎总是一个很遥远的梦。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又一批的农民工涌向城市,他们没有文化,做着最低等的工作,工资低得可怜,甚至被拖欠。曾经温家宝总理为农民工讨工资的新闻成为街头巷尾称道的事情,农民工的问题终于被提上议程。如今,城市的外来人员越来越多,他们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针对这一课题,我们暑期实践队专门到宁波鄞州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主要围绕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受教育程度、对自己子女在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以及他们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这些情况.鄞州区卖面桥村一个不足10平米的理发室里,没有招牌,只有两块大镜子、两个座位。理发师兼老板就是王丽(化名),她和丈夫、儿子就住在不足15平米的里屋。这里每个月的租金是230元钱。1990年春天,19岁的“川妹子”王丽跟着大批的打工者从老家广安农村出发,来到了宁波。起初是在饭馆端盘子洗碗、然后是售货员、发廊帮工,王丽做过的工作她自己也数不清,就像“政府要求办的证件”一样数不清,她说。“刚来时是要办暂住证、就业证、婚育或未婚证,有时忘带了,见到警察就要跑。”王丽一度想嫁个宁波人,起码能把户口迁到宁波,但一直事与愿违。她并不知道,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合理流动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横亘在中国城乡之间的户口藩篱开始出现松动。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政策,改变城乡二元制的现状,逐步降低“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户口间的待遇“落差”。后来王丽认识了同来打工的一位老乡,结了婚。丈夫帮人在工地上干活,两人月工资加起来1000多元钱。“落户是要买房子的,我们买不起房子,也就不想了。”儿子出生后,又没法在这里读书,被送回老家上学。以上是我们对一户普通外来务工人员的访问。同时,我们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多在20-40岁之间,也就是年轻劳动力。他们的学历普遍在初中以下,法律意识不是很强,不过现在签定劳动合同的比例比过去高多了,相信也是政府的努力,但是拖欠工资的遭遇还是时有发生。认为与本地人相比最不公平的事是子女上学问题,其次是社会保障,第三是收入。另外,让外来务工人员最寒心的是他们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常常被人直接称呼为“外来人”“打工仔”“打工妹”""归结起来,以下三个方面需要详细分析:一、暂住证与居住证问题浙江是外来务工大省,目前,省内有外来务工人员达1550万。长期推行的暂住证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需要。2004年7月,XX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改并通过了《XX省暂住人口管理条例》,虽然放宽了限制,农民工在求职或者搞经营活动等情况下不需要出示暂住证,但暂住证制度仍继续保留和执行。2006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XX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正式提出,“改革农民工登记管理办法,加快相关立法修改,逐步在全省范围内取消暂住证制度,转而实行居住证制度”。这一制度的核心,就是要消除城乡差别。同年,居住证制度开始在宁波慈溪和嘉兴平湖试点。据了解,浙江居住证拟分为两类,一类是临时居住证,一类是居住证。有关人士解释说,临时居住证和暂住证的登记手续一样,是对外来打工者做一个初步的登记。凡是16周岁以上、拟在居住地居住30日以上的、应当在7天内办理申领《XX省临时居住证》。在此基础上,符合申领条件的,方可申领《XX省居住证》。目前,申领居住证的相关细则还在进一步修改中。对于还没有实行居住证制度的省市或镇乡,我有一个建议。就是优秀外来务工者优先落户政策,凡被评为市级以上劳动模范或“十佳优秀建设者”、“十佳创业青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可申请落户或申领《人才居住证》。暂住1年以上,无违法犯罪记录,有固定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签订正规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1年以上,或参加社区(村)级以上志愿者组织,或受到政府部门表彰奖励的,可办理有效期为3年的《居住证》。3年后,看其表现,再决定是否颁发永久居住证。二、子女教育问题又是一年一度的招生时节,这也是外来务工人员最为头痛的时候,子女入学难,难于上青天。学校压力很大,有时也为难。应该把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权利的责任交给企业,由政府督促落实。我在想是否能借此时机宣传和引导社会保障的实施,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例如及时公布实施养老保障的单位,让外来务工人员自愿选择)。这就是一个博弈的问题,当一家企业工作的职工因为子女不能在本地公办学校就读,他就会放弃这家企业进而选择其他企业,这种大型的、国家的、集体的企业就应该首先树立这种社会意识,这样其他周边的私营的也就会因为工源的问题而提出保障条件。当然是先提要求再出政策,这样大家都会树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权利保障的调研报告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