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全国-2014_()2014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案(无答案)(打包6套) 新人教版.rar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4.3千字
约6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学习目标】1、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3、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教学策略】1、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在“水的净化”课题中学生对活性炭和木炭的吸附性已有了解,因此学生已具备用探究的方法认识不同碳单质的一些特性以及用途的能力,建议尝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2.组织好“活动与探究”。①玻璃刀刻划玻璃。分析:比较不同物质硬度的方法。②不同型号铅笔芯的导电性能强弱。结论:石墨具有导电性。②介绍防毒面具、回忆自制净水器中活性炭的吸附性能。3.讨论。①金刚石为什么比石墨坚硬?C60呢?②课本讨论题。③比较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差异,说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4.练习。除了完成课本习题外,可尝试让学生归纳碳的不同单质的特性。【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废旧电池中的碳棒、不同型号(2H、HB、2B等)的铅笔以及铅笔芯、玻璃刀、冰箱用去味剂、碳素墨水、墨块等物质,观察家长的钻石首饰等。教师:尽可能提供一些碳单质的实物样品;供学生实验用的一些仪器:导电装置、玻璃边角料等;有关如天然金刚石的存在、石墨炸弹、活性炭吸附性的发现和应用等资料。1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教学策略】本课题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制取气体时实验仪器和收集方法的选择。鉴于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过氧气的制法,具备一些制取气体的简单知识,可以选择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实验装置的选取,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地选择。1.实验装置的设计。建议教学中先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分析制取二氧化碳与制取氧气所用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性质,从课本“活动与探究”提供的仪器中选取适当的仪器进行搭配,学生可以先用简图示意,有条件的最好提供实物,在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要求能说出理由),并从中选出正确的和最佳的设计装置。2.实际操作。①用选出的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②检验所收集的二氧化碳是否充满;③检验所收集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3.课后思考。①若实验需要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可否采用收集人体的呼出气体的方法制备?②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4.课后实践。尝试利用一些生活用品如饮料瓶等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4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制取二氧化碳。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4.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教学策略】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它的化学性质并不难掌握,相对来说学生对一氧化碳的了解并不多,另外两者性质的巨大差异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难度,建议在二氧化碳的教学中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之间合作学习为主,一氧化碳的学习则通过教师边实验边与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对比,同时启发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方法来掌握。1.课前由学生尝试设计一份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报告(形式不限),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完成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实验6-3]、[实验6-4]、[实验6-5]、[实验6-6],并填写学生自己设计的探究报告。对设计有新意的探究报告可以在同学中传阅或张贴。2.关于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可以在阅读课本以及有关信息库的知识后,采用讨论的形式分析二氧化碳的功过,归纳二氧化碳的用途。展示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的实物,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3.教师可对[实验6-8]作简单说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力的200倍;完成[实验6-9]后,可与碳还原氧化铜进行对比,总结出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碳的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4.指导学生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巩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5.能力训练:①对课本上的部分习题进行讨论。②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对比后,分析造成性质巨大差异的因素是什么?从而得出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的结论。③利用所学知识,归纳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方法。④通过查阅资料、交流信息等,就温室效应写一篇小论文。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二氧化碳的用途。能力训练点:1.通过对CO2物理性质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2.通过对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
查看更多
猫巷****熙柔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教学案-全国-2014_()2014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案(无答案)(打包6套) 新人教版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